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香港教育發展現況與問題評析


一、前言


香港,面積雖小,人口雖少,但是在經濟(世界和中國的轉口貿易),在政治(兩岸三地互動)上,在文化(香港電影、流行文化),以及在教育(殖民地教育的轉型、PISA國際閱讀評比的表現)上卻都有十分耀眼的成績。香港如何做到,香港的教育制度和措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值得我們深入的探討。


香港,漫長中國海岸線中的一個蕞爾小島,面積不過1104.27平方公里[1],人口總數僅有7百萬出頭[2],然而卻擁有「東方之珠」的美稱,經濟上曾經名列「亞洲四小龍」之首,成為目前亞洲金融中心和旅遊購物天堂。

香港Hong Kong)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轄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地處華南沿岸、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大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組成。

二、香港的政經背景


(一) 政治背景


香港原本只是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郡縣的一部分,作為鹽場、農漁產輸出和海上貿易的防衛據點。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先後簽署《南京條約》、《北京條約》把香港島九龍半島的統治權永久授予英國,其後更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把新界租給英國,為期99[3]


1.     英領時期:

香港殖民地成立後,其政治制度主要根據《英皇制誥》和《皇室訓令》兩份文件建立。開埠初期至八十年代初港督的權力很大,是英國皇室在香港的全權代理人。港督之下有行政局立法局:行政局是協助港督決策的機構,所有重要決策均由港督會同行政局作出;立法局名曰立法,但其實只是港督的諮詢機構,因所有立法局議員都是由政府委任,所以政府在立法時有絕對的控制權。

由於當時港督有權力去委任行政局及立法局的議員以及法官,加上港督也是行政局及立法局的當然主席,因此港督控制了行政立法司法權力,並非三權分立。早期香港政治制度由英國人全權控制,到了1884,首位華人伍廷芳)被委任為立法局議員;至1926,首位華人(周壽臣)被委任為行政局議員[4]


             英領時期香港行政部門組織表
(單文經, 鄭勝耀, & 曹常仁, 2000, . 9)




2.     香港特別行政區時期[5]

199771中國正式收回香港的主權,從而結束香港長達150多年的英國殖民統治,成為中國底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根據1984中英雙方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後的香港除了國防和外交以外,享有非常高度的自主權。根據香港的憲制性文件《基本法》所規定,香港在回歸後的50年內享有獨立的政治、經濟、司法及生活,並可以繼續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國際事務,及與其他國家簽訂協議。

香港在回歸後的政治體制基本上是三權分立,但被刻意設計成行政部門立法部門的制衡力較大(所謂行政主導),至於司法部門則相對較為獨立。


行政長官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同時是香港的行政部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首長。第一任行政長官為董建華199771起履新),現任行政長官為曾蔭權2005624宣誓就任)。


行政會議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最高官方機構,但不論如何決策的權力還是在行政長官身上,類似智囊團,現由14個官方成員及15個非官方成員組成。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是香港的行政機構,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管理權。首長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香港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每四年改選一次。現時(第4屆)立法會有六十名議席,其中三十席經地方分區直選產生,其餘三十席經功能組別選舉產生。主席由互選產生。


香港的司法機構由香港的各級法院組成,負責香港的工作,聆訊一切刑事民事訴訟,獨立於行政及立法機構。終審機構是香港終審法院。香港司法機構的首長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現任為李國能

(6) 地區行政

香港共分為18個行政區域,大部份政府行政部門均在各區設有辦事處,以地區為行政單位。區議會是每區民選的議會,負責就區內事務向政府提供意見,但沒有立法權,因香港並沒有地區性的法律。現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於200510月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內宣佈將會增加區議會的權力,讓他們負責管理地區性的文娛康樂設施,如圖書館大會堂游泳池等。在這之前,包括文化、康樂、公共衛生、食肆牌照管理等市政服務由同樣是民選的市政局區域市政局負責。因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推行市政服務改革,兩個市政局於200011解散,服務由政府接手。



香港特別行政區時期行政部門組織表[6]





香港特別行政區時期主要官員[7]


(二)      經濟背景


香港在南京條約簽訂後被割讓予英國,成為自由港,自由經濟政策和低稅率,吸引世界各地的貨物及資金。憑著水深港闊的天然港,英國開始在本地建設貨倉、碼頭等海港設備,令香港踏上了轉口貿易的路。1896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大大縮短了由歐洲到香港之航程。到了1911年,來往香港至廣州的九廣鐵路亦正式通車。此兩項建設加速了香港發展成轉口港之步伐,令香港在20世紀50年代前在轉口貿易方面獨領風騷。

目前,香港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港口,每年處理的標準集裝箱達一千四百萬個。機場方面,每星期有超過3,000班航機來往香港及世界一百二十多個城市,每年處理二千多萬乘客及一百六十多萬噸貨物,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國際貨物空運中心,客運服務亦名列世界第五。

開放而健全的經濟體系吸引世界各地大小企業在港投資,單是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就名列亞洲第二。香港的工業製品行銷世界各地,不論紡織品、電子零件、鐘錶或塑膠製品的質素都有極佳聲譽。金融服務方面,香港是世界第四大國際銀行中心,亦是世界排名第五的外匯交易中心,全球100間大銀行中有八成在港設有分行。

目前香港人均GDP43,800美元,世界排名第十五(超越台灣的31,100美元,世界排名第四十二)[8]。即使經過了亞洲金融風暴和經濟海嘯,目前靠著中國廣大的腹地和世界轉口貿易及金融服務,仍然頗為穩健的向前邁進。


三、香港教育的歷史與各級學校教育


(一) 香港教育歷史沿革


香港的教育源遠流長,但是,如果將焦點放在香港教育發展的「現代化」轉型,則可以從英國佔領香港後,劃分為六個時期(單文經 等人, 2000, . 17-21),茲參酌各種最新資料,將各時期重點整理如下:
年代與時期
教育發展特徵

1841-1859年:
教育啟蒙期

Ø      早期教育機構為傳統私塾
Ø      英國佔領後,各個教會開始傳教與辦學,成為此時期教育事業的中堅。


1860-1900年:
教育培植期

Ø       唯一由政府設立的學校「中央書院」開始保持宗教中立,並將英文列為必修課程。
Ø       1877年港督軒尼詩成立委員會,加強英語教育的推行。




1901-1940年:
教育振興期

Ø      1901港府成立委員會,強調大力發展英文教育,並確立培養少數上層華人子弟的政策。根本考量在於以教育強化英國對香港的影響。
Ø      香港大學成立,強化了英文教育與上層華人菁英教育。
Ø      1935英國教育學者賓尼E. Burney的向英國國會提出「賓尼報告」出爐,提出重視小學教育、重視華語訓練的建議,雖不為當時英國政府接受,卻成為後來教育改革的濫觴。


1941-1945年:
教育黑暗期

Ø      二次大戰,日軍佔領香港,學校創辦、校舍毀壞,教師四散逃逸,教育事業一片凋零。










1946-1997年:
教育發展期

Ø      戰後,香港經過50的發展,以其開放政策,經濟不斷起飛,市場蓬勃發展,享有東方之珠、購物天堂的美譽。
Ø          50年代擴展小學學額。
Ø          60年代發展中學教育和師資教育。成立香港中文大學,促進職業教育。
Ø          70年代實施九年免費教育(1979),入讀學校學生大幅增加,課程必須更顧及學生需要。
Ø          邀請國際顧問團(1981)全面探討香港整體教育體制
Ø          「教育統籌委員會」成立(1982),教統會讓教育專業人士及社會人士共同參與檢討及制訂教育政策;至早一直在教育發展上,扮演積極而有影響力的角色。
Ø          教統會第一至七號報告書及現今的教育制度檢討,基本勾劃了二十年的教育發展。







1997年以後:
教育革新期

Ø          香港回歸中國大陸,「普通語教學」和「公民教育」受到重視。
Ø          因應1970年代世界教改潮流,香港開始積極進行教育改革。
Ø          強制推行母語教學(1998),政府罕有的直接干預中學的教學,超過四分三的中學受到影響;創造了新教學模式的空間。同時保留部分英語中學,鞏固了「名校」效應。
Ø          2002年,課程發展議會提出《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小一至中三)》
Ø          20099月開始,高中以上施行新學制,改成三三四學制(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

當然,從可以接觸到的資料來看,香港教育的進步與轉型仍然不斷的持續進行中,同時比起台灣而言,似乎更充滿了動力和活力,下文將進一步探討。

(二) 香港學制


香港的學制大致上承襲英國,在2009年之前,大致為:六、五、二、三制,和臺灣目前的六、三、三、四制不同。

小學年限為六年,之後按照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分發入中學。中學為五年一貫制,中一到中三階段和小學六年一樣,屬於免費的義務教育。從中三之後,一般來說不用考試,只要付的起學費就可以繼續就讀,基本上大多在原校升讀。中四、中五分為文、理、商三組。

中學結束前的中五舉行一次香港中學會考,成績合格者,才有機會升讀中六和中七(又稱為大學預科)。未能就讀預科者,有些會選讀文憑課程或者選擇海外升學,不然就要進入社會工作。

預科是英式教育特有的一種制度,在很多前英國殖民地亦沿用。兩年預科中,學生選讀自己想唸的科目。完成預科學業,必須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簡稱高考),再憑高考成績報讀大學。大學學制為三年,與中學、預科合計為十年,和美式學制中學、大學6+4相當。

但是20099月開始,香港高中及高等教育開始施行新的學制,改成三三四學制(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其中除了有符合全球潮流的考量,似乎也摻雜了中國對香港族群融合的努力。所以到了2012年,香港中學會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將會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香港中學文憑,則成為唯一的公開考試[9]





(三) 統計數字


2008/09學年度香港各級學校、學生統計 [10]



學校數
每班平均人數
學生人數
本地
其他
幼稚園
889
75

137,600
  
557
44
30.9
369,000
  
503
24
中一~中五37.1
511,500
中六~中七30.0
專上教育[11]



302,900

十五歲及以上人口的教育程度分布百分比[12]

教育程度
2003
2007
2008#
未受教育/學前教育
7.0
5.5
5.4
小學
20.2
18.2
18.2
中學(1)
46.1
46.3
46.3
預科(2)
5.3
5.6
5.4
專上教育



非學位課程
7.8
8.1
8.2
學位課程
13.6
16.2
16.5
總計
100.0
100.0
100.0
註釋:
數字是根據該年四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所得的數據編製。
(1)具中學教育程度的人士是指具中一至中五教育程度或同等學歷的人士。
(2)具預科教育程度的人士是指具中六及中七教育程度或同等學歷的人士。
#臨時數字。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四) 小學



小學和中學可分為男,女和男女校,而學校類別則有官立、津貼和私立學校三種。目前2008/09學年共有601所小學(本地557所,英基及英基及其他國際學校44所),多以母語教學。而授課時間則分為全日制和半日制 (上午班和下午班)。

1952年之前,小學生畢業後如欲升學,需要自行找尋中學。1952,當時的香港教育司署設立了香港中學入學試(俗稱升中試),以中文英文數學社會的公開考試,來決定學生能否升讀中學。後來香港總督麥理浩決定自1978起實施「九年免費教育」,因此取消了中學入學考試,改以中學學位分配辦法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簡稱SSPA,廣東話俗稱升中派位)來代替升中試,決定學生所升讀的中學[13]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規定由教師來評定學生的能力,即以18個月的校內測驗或考試為標準,學生的成績主要決定於平日的表現,由該校教師經一段較長的時間加以評定。但由於根本無法可以保證所有小學都採用同一的評分標準,因此教育司署同時推出學業能力測驗以調整校內成績,成為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核心部份。由於個別學生在學能測驗的表現並不直接影響其本身的派位,所以這個測驗同時也有助杜絕升中試所帶來的操練試題問題。測驗推出初期,備受各界歡迎,家長,老師及學生們均相信它可以抒減功課及考試帶來的精神壓力[14]

學能測驗的內容與平日課程完全無關。測驗分為兩科:文字推理數字推理,兩科都是考核學生的邏輯思考的能力。每條題目均會列出數個項目,學生須找出該些項目間的關係並從5個可能答案中選出正確的答案。學生應考後,教育司署便會依學能測驗成績調整學校所呈報的校內考試分數,惟調整辦法亦屬保密事項,教育署一直沒有公佈如何利用學能測驗成績調整校內考試分數。由於教育司署不鼓勵學校操練學生,故歷屆試題亦屬保密事項[15]

整個派位程序可分為兩個階段[16]。第一階段為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第二階段為統一派位階段。在第一階段,學生可直接到心儀的中學申請入學,不受校網限[17]制。各校可自行制定收生準則。學校不可告知學生申請結果,但如獲取錄,將不會再於統一派位中另行分配學位,並在統一派位結果公佈同時一併公佈,學生不會知道自己是從自 行分配學位階段或統一派位階段取得中學學位。不獲取錄者,仍可在統一派位階段中將該學校納入其入學志願中。

學生只可向一間中學提交申請,若申請多於一間, 其自行派位資格會被取消。「一間中學」是指官立中學、津貼中學及參與派位的直資中學;學生仍可向多間不參與派位的直資中學或私立中學申請入 學。即使學生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獲中學取錄,仍須參加學能測驗及在第二階段選出30間中學。

在第二階段,學生可從所屬校網中依次選出30間中學。學校會事先為五、六年級學生向教育司署呈報學生校內考試分數,教育司署會再以學能測驗作出調 整。調整後,學生將會按所屬校網分組,並依調整後成績在每個校網被平分成五個派位組別(慣以英文稱為 Band 1-5Band 1 為最高),而同一個派位組別的學生將會獲分配一個隨機編號,決定該學生在同一個派位組別的派位次序。當所有評核程序完成後,便會進入派位階段。每個校網均 有五個派位組別,組別越高,便有更高優先權獲分配學位。

在此機制下,所有屬於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將會獲先行分配學位,當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分配完畢後,便 會為第二派位組別的學生分配,如此類推;而同一個組別的學生的分配先後次序便會依隨機編號決定。派位系統會考慮學生的志願,並從中選出最高志願而又有剩餘 學額的學校給予有關學生。假如學生所選的30個志願中學都沒有剩餘學額,系統將會在所屬校網中隨機抽選一間尚有剩餘學額的中學分配予該學生。

整個評核過程均極為保密,學生無法得知自己的學能測驗評核結果、調整後成績、派位組別及隨機編號。學生能夠得知的,只有最終派位結果。



學業能力測驗後來招致許多批評。在19816香港布政司署 表的《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檢討》報告書中指出,學能測驗使學生成績普遍下降,尤以英文科為最,建議以類似之前升中試的公開試代替。

一直到199710教育署委託教育委員會學校教育檢討小組發表《九年強迫教育檢討報告》方提出廢除方案。報告中指出中學學位分配辦法運作良好,應予以保留,但用以調整評分的學能測驗則可由「學習能力評估」代替。根據調查顯示,有些小學會刻意把數學教學課程提早半年施教,使學生在數字推理方面獲得較高的分數。測驗亦令學生的語文能力下降,因測驗並不包括聽、寫和理解方面的測試。同時,香港中學校長會也認為在校內試中獲得最佳成績的學生,未必是學能測驗中取得最高成績的學生;而男生通常會取得較佳的成績,而女生在校內試的表現卻普遍比男生好,因此不大公平。

因此,教育統籌局於200074公佈取消學能測驗。雖然學能測驗被取消,但因教育統籌局未能即時作出新的調整方案,因此以19992000的各校學能測驗成績作調整便成為一時的過渡方案,直至2004/2006年度[18]



2005年度起,教育統籌局修訂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其中一個改變是採用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俗稱編班試)的成績,來調整其中一新生所屬小學往後的小六學生之校內考試成績,以得到更近期的數據以調整學生的校內考試成績。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是指中一新生入學後,須參加全港統一的一個測驗(並非學能測驗),供中學作為新生分班的參考,亦作為教育統籌局對中一新生的能力的參考。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成績每兩年取樣一次,並取最近兩年的成績。

另一個改變是,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學生可向兩間中學申請入學。另外在統一派位階段選校時,學生可在30個校網內選校志願(乙部)之外,另外加選3個不 受校網限制的選校志願(甲部),電腦會先處理甲部選校志願,才處理乙部的選校志願。派位組別亦因此分為全港性派位組別及校網性派位組別,全港性派位組別將 會用作分配不受校網限制的選校志願之用,而校網性派位組別則會用作分配受校網限制的選校志願之用,每個派位組別將會分別編配隨機編號。全港性派位組別及校 網性派位組別仍分為3組,每組佔全港/全校網的小六學生的三分之一。[19]

(五) 中學


香港中學教育過去大約可分為文法中學工業中學職業先修中學三類,以提供學生不同發的展機會,目前後兩者現已漸被淘汰[20]文法中學方面,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初中階段(中一至中三),這個階段不設分科,必須修讀所有編訂科目。在高中階段(中四至中五),學生需選修中學會考科目類別,分文、理、商科三個組別。學生通常於完成五年的中學教育後參加香港中學會考。會考成績合格者,可以就讀大學預科(中六至中七)。完成兩年的預科課程,學生可以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以便申請大學入學。

香港中學在98年以前全都是英語授課,較後段的學校,使用英文教科書和考卷,但老師可能講中文。但「好」學校師生的英文程度普遍都有高水準。98年以後,香港政府為了促進有效學習,或許也是考量民族文化的融合,開始大力推行母語教學(教科書是中老師講粵語),以及掌握兩文三語(書寫通順的中文及英文;操流利的廣東話、普通話及英語)。



香港中學會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HKCEE,慣稱CE),這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主辦的一個公開試,於每年45月舉行,成績在8月第二個星期公布。大部份日校考生報考78科。除語文科及其他必須以中文或英文作答的科目外,所有試卷考生均可選用中文或英文作答。中英文版的試卷參考和評級標準完全一樣,應考語文並不列於成績通知書或考試證書上。

除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法文外,其他會考科目的成績共分6(A-F),以A級為最高,F級為最低,成績在F級以下者不予評級(UNCL表示)2007年開始,中國語文科及英國語文科以等級匯報成績,第5級為最高,第1級為最低,成績低於第1級會列作不予評級(UNCL表示)。在第5級之內,成績最佳的考生可獲「5*」等級成績[21]

香港中學會考的成績,對於考生的升學及就業皆有決定性的影響[22]。首先是大學預科的升學:藉著會考成績,學生可循中六收生程序,就讀官立、政府津貼學校的預科課程,或者直接報名就讀直接資助、私校的預科課程。會考成績也會影響將來預科學校完成後的大學入學申請。自2002年考評局在兩個考試取消一級二等制以後,加上大學近年減少在聯招收生的比例,會考成績成為了高考成績之後,第二重要的收生考量。而且部分大學的科目,甚至會把會考高考成績比例作四六又或五五之分。所以事實上,香港中學會考是現時學制下,大學入學考試的第一階段[23]

其次,學生的會考成績,也可用來申請職業訓練局各院校(例如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或其他專上院校開辦的文憑/高級文憑、副學士先修班等課程,所以,會考成績未能取得一定科目合格的考生,也可透過報讀毅進計劃等的課程,取得類似的資歷。
最後,香港中學會考證書視為香港中學畢業生求職時的正式文件。大部份會考科目C級或以上成績相當於英國普通教育文憑海外考試(IGCSE, 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的普通程度及格(C級或以上)E級則被視為中學畢業生求職時必須擁有的最低資格[24]



香港中學生通常於修畢兩年制的預科(中六和中七)課程後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ong Kong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HKALE,慣稱A-Level)。會考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主辦。2009年的報考人數是38,647名,其中29,788名為學校考生;8,859名為自修生。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於每年35月舉行,成績在6月底公布。高考設17個高級程度及18個高級補充程度科目。高級補充程度科目所需的教學時間為高級程度科目的一半,而在學術要求方面,則與高級程度科目大致相同。大部分日校考生報考5科。除中國語文及文化、英語運用兩科(絕大部分學校考生均報考)及其他必須以中文或英文作答的科目外,所有試卷考生均可選用中文或英文作答。中英文版試卷的評卷參考和評級標準完全一樣,應考語文並不列於成績通知書或考試證書 上。

高考的成績共分6(A – F),以A級為最高,F級為最低,成績在F級以下者不予評級(UNCL表示)。高考的E級,無論是高級程度或高級補充程度的科目,均相當於英國普通教育文憑試高級程度考試相應科目的及格[25]

除了高級程度會考的成績,想要進大學的學生,還必需參照香港中學會考考試的成績。 學生會考的成績在大學聯招中佔有決定性的影響。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均要求考生在應屆高考前的會考考獲最少合共七科及格,香港中文大學更要求考生在任何一次會考中考獲最少七科及格(包括兩科語文科)[26]



當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教育政策自由放任,並沒有要求所有學校跟隨英國的教育制度。但1978年港府以經費補助手段將高中大學學制引向二二一制(首二年為預科,第三及第四年修畢可獲高級文憑,第五年修畢可獲榮譽文憑),1988616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第三號報告書》,建議學士學位課程劃一為三年,預科改為兩年,跟隨英國教育制度才幾乎完全與英國學制一致。

香港現時的預科課程普遍比其他地區較深,並與大學本科課程的第一年課程重疊。在1980年代,大專學額普遍不足的情況下,這種方式卻成為一種有效的篩選菁英學生的方式。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後,經過一連串準備,教育統籌局2004發表諮詢文件,建議推行「三三四」學制(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新課程除了把部份過時的科目剔除,也將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科以及通識教育科列成為必修科目。同時,為配合未來對通識教育科老師的需求,政府正計劃為有老師提供在職培訓[27]

因應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教育統籌局(現稱為教育局)2005年公布三年制高中學制將於20099月在中四級實施。在新學制下,所有學生將可完成三年初中及三年高中教育。至於課程方面,在新學制下將有不少科目被合併,而且不少科目均設有必修和選修部分,以符合不同學生之興趣和能力。[28]。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將於2010舉辦最後一次的香港中學會考及2012年舉辦最後一次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之後便統一由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HKDSE取代

中學文憑考試提供以下三類科目[29]

甲類:是包括核心科目在內的25科傳統科目,由香港考評局進行評級工作。科目等級會以1-5表示,當中等級1為最低,等級5為最高,當中等級5會再細分為5**(成績較優者),5*(成績較次者)。成績低於等級1者不予評級。

乙類:是應用學習科目,由相關高等院校進行評級工作。科目等級會以「未達標」、「達標」和「達標並表現優異」表示。

丙類:是中文及英文以外的外語科目,包括法語,德語,日語,印地語,西班牙語及烏爾都語,由英國劍橋國際考試部進行評級工作。科目等級會以A-E表示,A為最高,E為最低。成績低於E者不予評級。


考評局預期大部分日校考生將報考香港中學文憑的四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及兩至三個選修科目。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採用水平參照模式匯報評核結果。水平參照乃根據一套預設的能力等級來匯報考生所達到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各能力等級將附有等級描述,以說明有關等級的典型考生所能做到的表現。考生所得的成績能反映其知識及技能,且不會受其他考生的表現影響[30]

早在2005年,各大學已經宣布支持將中學課程的全部四個核心科目( 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 列為大學基本必要入學要求。同時在200910月,各大學也訂定其學系/學院/課程的入學要求,並訂明所需的新高中科目。申請入讀學士學位課程者,必須符合一般入學要求,以及有關學系/學院/ 課程的入學要求;或具備有關大學認為等同所述要求的其他學歷。這些入學要求屬最低要求,並不保證申請人可入讀某一大學或修讀某一課程[31]


(六) 大學


香港自1980年代為因應地區經濟發展和人才需求以及提升高等教育機會和回應港人回歸中國信心危機,政府將高等教育擴大,並且投放相當巨大資源和精力以提升高等教育的質素。現時香港共有二十多間高等教育院校,其中八所院校由大學資助委員會(UGC) 撥款支助。這些大學規模較為龐大而且擁有世界先進的設施和國際化和優異教職員隊伍(古鼎儀,無日期,p. 8-9)

香港共有十一所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八所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其中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可自行評審資格和頒授學位。其餘的香港教育學院,是一所可頒授學位的師資培訓院校。此外,有三所高等教育院校並非由教資會資助,分別是由公帑資助的香港演藝學院和財政自給的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樹仁學院。此外,還有明愛徐誠斌學院是一所認可的私立專上院校。

目前香港的大學學制已經由三年改為四年,以便帶動中學改革。大學甚至可以破格取錄優秀的中五學生﹐同時寬入嚴出﹐避免太多補考機會﹐讓大學生明白讀書是學生的責任。教育界普遍認為四年制可挽救質素下降中的大學生。

香港為了提昇本地大學的水準和聲望,不惜砸下重金。香港政府利用幾年來節省下來的預算和另設的預算,於2008年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提供了180億港幣的「科研資助基金」。UGC和各所大學利用該基金的收益,提供優厚的獎學金,吸收亞洲各國的頂尖學生。獲選為UGC博士研究生,三年內每年都將獲得24萬港幣的獎學金和1萬港幣的旅遊經費等。加上其他的補助,每位學生每年總共可以獲得35.7萬港幣。香港的大學主動出擊,由各大學校組團到中國、東北亞的韓國,東南亞的新加坡、越南,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甚至遠到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國招生[32]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2009108公佈「2009年泰晤士報全球大學排行榜」[33],美國哈佛大學仍高居第一。在前200位的大學中,香港佔了其中5所,更有3所躋身世界五十強。日本與南韓的大學排名也呈上升趨勢,但中國大陸大學的排名則升少跌多。入選全球二百大的五所香港本地大學依次為香港大學(24名)、香港科技大學(35名)、香港中文大學(46名)、香港城市大學(124名)、香港理工大學(195名)。其中理工大學比去年排名躍升29位,首次進入二百大。

亞洲排名最高的大學今年仍然是日本東京大學,排第22名,香港大學緊隨其後。在前50位大學中,香港繼續佔有其中3個位置,總體成績比中國大陸僅得清華大學以第49名進入五十強為好,而且其排名都比中國清華高。

在這個以北美與歐洲大學佔顯著優勢的二百大排名表中,亞洲以日本的上榜大學數目最多,共11所,而中國大陸有6所,香港有5所,台灣有1所,南韓則有4所。

英國泰晤士報的調查,較著重於學校聲望,每年均邀請龐大的國際學術人士參與評比工作,因此頗受矚目。該排名主要選用的指標及權重比例如下:學術同儕評量(Academic Peer Review) 40%、雇主評量(Employer Review) 10%、師生比(Faculty Student Ratio) 20%、每位教師論文被引用次數(Citations per Faculty) 20%、國際教師數(International Faculty) 5%及國際學生數(International Student) 5%。「2009年泰晤士報全球大學排行榜」四百大最佳大學排行榜,台灣計有六所大學入榜[34]:台大(95)、清華(223)、成大(281)、陽明(306)、台科大(351)、交大(389)


四、香港教育的改革現況


(一) 課程改革


香港教育在九七回歸中國前後,開始進行一連串的教育改革,其中課程改革為極重要的一環。香港的課程改革,乃為了迎接新世紀經濟、政治、社會與教育等方面的挑戰:經濟方面,全球一體化與知識型經濟的發展需要不同的人才;政治方面,回歸中國產生了語言、文化與國族認同的影響;社會方面,家庭結構轉變、貧富懸殊加劇和菁英教育傳統;教育方面,偏重學科知識,應付考試,缺乏探究、批判等問題。以上分析,都是香港教育改革的背景因素。

香港在回歸之前,就開始推動各項重要的教育改革(林錦英、盧秋珍,2009pp. 28-29)1992年推動目標為本課程(Target orientation curriculumTOC),希望透過清晰的目標及啟發思考方法,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更為生動、有效。雖然改革立意良好,但在實行上它採取「由上而下」模式,企圖通過行政手段迫令教師實施課程改革,因此許多學者認為會以失敗告終。

1997年教育統籌委員會公布第七號報告書,以「優質教育」為主要的訴求重點,並建議所有學校須於2000年推行「校本管理」,認為在面對新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應誘發學生真正的潛能,並透過質素指標、質素保證、優質管理、優質獎勵、優質教師等相關措施幫助學校革新發展。

教育統籌委員會於2000年公布《教育制度檢討:改革方案/二十一世紀教育藍圖》,希望培養「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新世紀公民。香港課程發展議會也開始對中小學課程進行全面的檢視與諮詢,並於2001年頒布課程改革文件《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同時在2002年,提出《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小一至中三)》,取代由1993年以來所頒布的指引,為學校課程規劃、教與學及評估等方面提供具體建議。

《基礎教育課程指引》提出,現時香港基礎教育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反思優勢,使他們能夠發揮所長。香港的基礎教育一直被批評為過份著重背誦(即所謂「填鴨式 教育」),未能把握社會的需求和變化,使得香港的就業人材缺乏競爭力[35]新課程的重點包括下列六大項:重組科目;強調共通能力及價值觀;打破傳統科目的侷限,課程統整;推行「全方面學習」,鼓勵校本課程發展;採用多元化評估模式;照顧學習差異(林錦英 & 盧秋珍, 2009)
「新課程」強調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為使學生能夠養成學會學習的能力。


1.     香港新課程的內涵

新課程的特色包括:九種共通能力、八大學習領域、四種關鍵項目、五種基本的學習經歷、兩個學習階段、學校本位課程改革,以下簡要說明之(林錦英 & 盧秋珍, 2009)

(1)  九種共通能力

01.      協作能力

02.      溝通能力

03.      創造力

04.      批判性思考能力

05.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06.      運算能力

07.      解決問題能力

08.      自我管理能力

09.      研習能力

九種共通能力:共通能力主要幫助學生學會掌握知識、建構知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包括九種能力,以溝通能力、創造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為核心能力,在共通能力中,先集中發展學生這三種能力,不過亦不應忽視其他共通能力的培養。

(2)  八個主要學習領域

01.      中文(包括語文課普通話課

02.      英文

03.      數學

04.      科學教育(包含在常識科內)

05.      科技教育(包括一般研究和信息技術)

06.      個人、社會及人文學科(包含在常識科內)

07.      藝術(包括音樂視覺藝術

08.      體育科

八大學習領域:是組成課程的一個部分,把主要知識領域中基本和相關的概念聯繫在一起,提供讓學生發展及應用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的情境,作為深層認知及建構新知識的情境,並提供綱領以便檢視學習元素。


(3)  四個關鍵項目


02.  從閱讀中學習


0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四個關鍵項目:為了幫助學生發展獨立學習的能力,《學會學習》建議推行四個關鍵項目:德育及公民教育、從閱讀中學習、專題研習、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等,以提高學與教的效益。以上四個關鍵項目是互相關連的,學校可利用其中一個項目為切入點,加強學生主動、獨立學習的能力。


(4) 五種基本學習經歷

01.      德育及公民教育

02.      智能發展

03.      社會服務

04.      體藝活動

05.      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五種基本學習經歷:根據教育統籌委員會2000年發表的改革建議,學校應該提供學生五種基本的學習經歷,以配合教育目標中的德、智、體、群、美五育的發展。此五種學習經歷為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發展、社會服務、體藝活動、與工作有關的經驗。為促進全人發展,除了學業以外,尚有其他目標,因此,學校舉辦推包括社會服務或與工作有關的經驗之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學習活動,以及包括藝術與體育的就業見習活動。


(5) 兩個學習階段

01.      第一學習階段:由小一至小三;

02.    第二學習階段:由小四至小六;

每一個學習階段完結時,學生都要參與一個由教育局主辦的全港性系統評估,評核結果讓當局瞭解學生能力上的差異。完成小學後全港學生會被教育局中央派位分派到志願的中學。


(6)  校本課程發展

《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文件中指出,由於每所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各有不同的特色,學校本身進化的過程與變數也截然不同,以「一刀切」的概念進行課程發展並不可行;校本課程發展容許更多的學習空間、彈性和機會,讓學校可靈活運用時間、善用空間、環境,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鼓勵學校與教師將中央課程加以調適,發展個別的校本課程,即只要符合中央課程架構的要求,學校可有彈性制訂校本課程,以切合學生需要,發展自己的教學策略。


2.     香港課程改革的特色

香港在2000年之後的新世紀課程改革,大約有以下幾個特色(林錦英 & 盧秋珍, 2009)

(1) 增設小學課程統籌主任

政府的重視是課程發展的保證,2002 年起,香港政府在小學設立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的職位,以協助校長領導和統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並協助校長規劃和統籌學校評估政策,推行評估工作,透過共同備課和教師專業發展活動領導教師與專業人員改善學與教策略和評估工作,在校內則推廣專業交流文化,並與其他學校聯繫,以分享教學和課程發展方面的經驗,也負責適量的教學工作,大約相當於校內教師平均教學負擔的一半,以便瞭解日常課程學與教的實況。

(2)   教師持續專業發展

在課程改革的同時,也進行各領域的師資培訓,授課前必須取得該科證照方能執教。在職教師也有3 150 小時進修時數的「軟指標」要求,師訓與師資諮詢委員會在2003 年《學習的專業專業的學習:教師專業能力理念架構及教師持續專業發展》中建議,每位教師在3年內參與150 小時的持續專業發展活動。這是一個概念性的「軟指標」,當局並沒有就實施情況進行正式的審核,而教師參與持續專業發展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模式,也由學校和教師以專業自主精神來決定和進行。

(3) 公民教育與國民身分認同

九七回歸之前,香港的公民教育被學者批評為「無民族、無政治、無公民」的「三無」疏離式子民教育,談不上有公民教育;回歸中國之後,特區政府在《教育制度檢討:改革方案/二十一世紀教育藍圖》諮詢文件中,提出教育要培育一群對社會、國家、民族做出承擔和面向國際社會的國民。課程發展議會於2001 年所公布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報告書中,將「德育及公民教育」列為四種關鍵項目及五種學習經歷之一,對於中小學的公民教育提出首要培養「國民身分認同、積極、堅毅、尊重他人及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承擔」等五項價值觀和態度;之後,在2002 年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之「七個學習宗旨」中也提到「國民身分認同」的目標。

(4) 優質教育基金的設立

為回應《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的建議,1997 年香港政府宣布設立優質教育基金,資助各項有助推動香港優質教育計畫。該基金獲得政府撥款50 億港幣(折合新台幣約210 億元),主要資助基礎教育,即幼稚園、小學、中學及特殊教育,值得推行的非營利創新計畫。中小學可以自由設計正規課程以外的項目,並申請撥款。從1998 年以來,資助的項目超過6,000 項,金額從數萬到數百萬港幣不等,為學生創造多元學習平台,使學校課程百花齊放,在實踐中體驗開放學習經歷的好處,也可使來自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機會參與不同型式的活動而受益。

(5)  建立教育諮詢組織與系統

為了建立開放的形象,香港政府一直重視以諮詢機構吸納民間的聲音,提高政府政策的正當性。香港教育決策採取行政主導、諮詢及吸納菁英並行的策略,其中與課程改革直接相關的行政系統由上而下是「教育局──教育署──課程發展處」,而相對應的諮詢組織系統則是「教育統籌委員會──教育委員會──課程發展議會」,但兩個體系之間沒有直接從屬關係。

香港受英國殖民的影響,新政策出來前會事先發表一分諮詢文件,用幾個月的時間讓社會大眾提出意見。2001 年的《學會學習》課改文件,經過與教育團體及傳播媒體多次諮詢外,也在香港各地舉行百場以上的說明會,讓教師自由參加,每次百人至千人不等。

香港亦相當重視人民對課程改革實施後的意見與觀感,例如1999 年教育統籌委員會舉辦多達800 人的研討會,聽取各界菁英對教育目標的看法。另外,改革與評鑑雙管齊下,採取普遍性的量化調查,讓意見充分顯現。

雖然香港政府重視教育政策諮詢的過程,但學者反應香港課程改革的政策諮詢仍未符理想,使得課程改革的理想與實踐之間的差距很大,政府不重視教育統籌委員會,行政與諮詢組織之間不協調,諮詢機制仍存在不少問題。


(二)      基本能力評估[36]


教育統籌委員會(教統會)在2000年發表的《終身學習‧全人發展》報告書中,建議在不同學習階段施行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評估,學校藉著基本能力評估提供的數據資料,有助調適教學計畫,改善教學策略,政府亦能提供適當支援予有需要的學校和學生,從而促進學與教。教育局在2001年委託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發展與施行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評估。「基本能力評估」包括「學生評估」和「全港性系統評估」兩部分。

1.     學生評估

「學生評估」是一個網上評估系統,能給予學生和教師即時回饋,現已在中、小學全面推行。。「學生評估」的分析資料,有助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強弱,從而調適教學計畫,促進學生學習。這個系統曾在2005年奪得日內瓦科學發明比賽(le Salon International Des Inventions)銀獎。

「學生評估」的特色包括:設有網上的中央評估庫;設有網上評估活動;由電腦系統評核學生的表現,並提供評估報告,供教師參考。
為進一步提高學與教的效能,教育局根據「學生評估」的結果及分析,提供「網上學與教支援」,讓教師參考、選用。教師可根據評估結果及對學生的整體認識,作適當的跟進,以促進學生的學習。

「學生評估」在小一至中三實施,範圍包括中文、英文和數學。網上評估項目根據各學習階段的基本能力(第二試用稿)擬訂。三種科目的基本能力都區分為三個學習階段,但每個階段的指標不同,會因年級而逐漸加廣加深[37]。中文基本能力的三個階段都區分為閱讀、寫作、聆聽和說話範疇;英文的三個階段都分為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數學第一階段為數、度量、圖形與空間、數據處理四個範疇;第二階段為數、度量、圖形與空間、數據處理、代數等五個範疇;第三階段為數與代數;度量、圖形與空間;和數據處理等三個範疇。 


例:
國語文課程 第一學習階段基本能力(試用稿)
範疇
基本能力

備註
閱讀
Ÿ   能認讀一般閱讀材料中的常用字1

1  參考《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2007)。
Ÿ   能理解所學詞語2

2     參考《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2007)。
Ÿ   能理解簡淺敘述性文字的段意及段落關係


Ÿ   能概略理解篇章中簡淺的順敘/倒敘事件


Ÿ   能理解簡單的實用文3

3  初小學生常接觸的實用文如簡單的書信、賀卡、邀請卡。
4     初小學生一般獲取視聽資訊的來源有視像光碟與電視節目等。
Ÿ   能明白視聽資訊4中簡單的信息


2.     全港性系統評估

「全港性系統評估」是一個紙筆評估,設立的目的是:

一、為政府及學校管理當局提供全港學校在中、英、數三科的水平的資料,以便政府為有需要的學校提供支援;

二、促使學校結合評估數據與學校發展的需要,制定改善學與教成效的計劃。

全港性系統評估屬低風險測試,主要評量小三、小六與中三級學生在中、英、數三科的學習表現。全港性系統評估的數據資料,有助政府與學校管理層了解學生在各主要學習領域的學業水平,學校因此得以改進教學,政府亦藉此對有需要的學校給予支援。全港性系統評估於2004年在小三級率先施行,其後在2005年及2006年分別推展至小六及中三級。從2006年開始,所有就讀小三、小六及中三級的學生均須參與全港性系統評估。

(三)  國際評比與閱讀教育的表現


香港自 2001年起,歷經6年的教育改革後,在各項國際評比上都有耀眼的成績。
例如,2003年及2006年「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數學、科學與閱讀等能力測驗上成績傲人,尤其閱讀能力進步迅速。PISA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 pment,簡稱OECD)所委託的計畫,於1990年代末期開始15歲學生的數學、科學、及閱讀進行持續、定期的國際性比較研究。

2003年香港科學能力排名第3,數學能力排名第1,閱讀能力則排名第 9OECD, 2004);2006年的表現為科學能力排名第2、數學與閱讀能力均排名第3OECD, 2007)。香港中學生在數學、科學與閱讀等三項能力均表現傑出,尤其是閱讀能力進步迅速。「國際學生評量計畫」證明香港的改革方向正確──良好的閱讀習慣、自學能力、家長教育和學校的效能是決定學生表現的主要因素,也是香港政府致力推展的工作範疇。
「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香港與臺灣成績比較

閱讀
數學
科學

名次
平均分數
名次
平均分數
名次
平均分數
香港2003
8

1

3

香港2006
3
542
3
547
2
536
臺灣2006
16
496
1
549
4
532


至於另一項國際評比則專注於閱讀能力的檢測上。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and Literacy Study, PIRLS) 目的在研究世界各國及地區四年級兒童的閱讀能力,2006年總共有4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PIRLS研究,名列前五名者:1俄國、2香港、3加拿大(亞伯達省)4新加坡、5加拿大(卑斯省)。全體學生平均分數500分。最高分國家學生平均565分,台灣學生平均536分,排名為22[38]

香港參加過2001 PIRLS,由20012006,香港進步36分,是進步最多國家之一。



香港閱讀的進步其實也搭上了2000年以來的教育改革列車,並且配合得十分密切。香港在2001年的PIRLS測驗上排名世界第14名,全港輿論引以為恥,認為閱讀能力低落。然後政府、學校、教師、家長和社會一起動了起來。

政府把閱讀定為課改的四大關鍵項目之一,推行了大量政策、措施和活動:有明確的閱讀目標:「學會閱讀」、「從閱讀中學習」,並且提供大量的資源,每所學校都有圖書館及專職的圖書館主任,負責織組不同的閱讀活動,並指導學生善用圖書館的資源。

學校重點發展閱讀教學,回應教改理念。所有參與研究的學校,均有非正式課程鼓勵學生閱讀的活動,同時也致力於建立及提升校內的閱讀文化和氣氛。校內的閱讀時間增多,家校合作的情況有所增加。

除了教科書外,教師會使用更多不同類型的教材,進行閱讀教學。學校與教師了解到優質閱讀課程與有效教學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並且組織不同的課堂閱讀活動,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運用多種多樣的閱讀評估方法,評估學生的閱讀進度,並診斷他們的閱讀困難。

香港學前家庭閱讀活動情況已稍有改善,家庭藏書量上升。志願機構舉辦大型的閱讀活動,鼓勵家長和學生閱讀。這一切的努力,值得我們學習參考。


五、香港教育的特色與問題評析


(一)      香港教育的現況與特色



英文是香港教育的通行語言,而且也是最重要的語言。雖然廣東話在通俗文化上仍然強力的沿用和散播,但是英語,不僅作為正式官方與商業語言,同時也是一種文化階層上的象徵意義。這種崇洋(崇英)的複雜情結,和殖民的歷史懷舊、菁英教育的遺緒,和國際化的要求交織在一起。

因此雖然香港在1998強力推動母語教育,但仍然必須在現實壓力下保留英語中學,同時強化了「名校效應」。然而從2006PISAPIRLS的閱讀上的亮眼成績來看(香港和臺灣同樣以繁體中文受測),中文教育的確已經起步甚至紮根了。中文教育的推廣,除了國族認同的考量,也包括整個華語文傳播的經營。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也是一種文化力量。



香港縱使經濟發達,文化蓬勃,但是在國族認同卻一向有錯綜複雜的情結。英國政經勢力作為殖民主的文化優位,中華文化在常民生活底層的延續,種種愛恨交織,使得「香港人」有一種認同的焦慮憂鬱症。

但在九七之後,一方面是「一國兩制」的懷柔政策,一方面是強力推動母語/中文教育,一方面更加強中國光榮的一體感,所以近來認同已漸有轉變。對於身分認同的轉變,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教授王家英從 1998 2000年連續5次對香港學生進行國民身分認同的調查,發現視自己為中國人不但有上升趨勢,不少人也會因為中國代表於國際賽事中勝出而感到光榮,這些現象,與學校近年在國民教育方面漸有成效有關(林錦英 & 盧秋珍, 2009)



香港的現代學校教育雖然發展得很早,但真正達致普及和政府全面資助,卻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事。正如其他英國殖民地,早期殖民地政府並不積極參與香港學校教育發展,因此早期興辦的現代學校,均是由傳教士及教會所創立。直至五十年代中期,官立及資助學校仍只佔全體學校的三成,至1966年以前,官立及資助學額亦只佔總數的一半,1966年及1967年的暴動以後,香港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社會、及經濟的改革, 1972年承擔起全面的免費小學教育,而在1978年更進一步實施九年免費強迫教育,隨著教育逐漸普及,教育工作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

因此在1997年教育統籌委員會公布第七號報告書,以「優質教育」為主要的訴求重點,並建議所有學校須於2000年推行「校本管理」,認為在面對新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應誘發學生真正的潛能,並透過質素指標、質素保證、優質管理、優質獎勵、優質教師等相關措施幫助學校革新發展。

為回應《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七號報告書》的建議,1997 年香港政府宣布設立優質教育基金,資助各項有助推動香港優質教育計畫。該基金獲得政府撥款50 億港幣(折合新台幣約210 億元),主要資助基礎教育,即幼稚園、小學、中學及特殊教育,值得推行的非營利創新計畫。中小學可以自由設計正規課程以外的項目,並申請撥款。從1998 年以來,資助的項目超過6,000 項,金額從數萬到數百萬港幣不等,為學生創造多元學習平台,使學校課程百花齊放,在實踐中體驗開放學習經歷的好處,也可使來自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有機會參與不同型式的活動而受益。

(二)      香港教育的問題與評析



現今香港的教育制度中,其實在實行精英制。

以小學升國中來說,教育署在升中派位中取消了學能測驗,以校內成績為主要依據,把五個成績組別改為三個,成績好的仍有優先選校權,而在學校內亦會因應各人的成績和表現而編班,成績較好的一班學生,會接受較積極的培訓,因此實際上也將學生分化,在學校內形成了兩類階層的學生,形成績效精英主義。

除此之外,教育署亦實施了「直接資助計劃」,一些名校只要加入「直接資助計劃」,便可依「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結果」優先取錄學生,「可以自由挑選來自本港各區的學生」,「更可收學費」(即一定程度受支付能力影響) ,並可將低下階層的學生拒諸門外。

一切的條件似乎特別優待上流社會階層的家庭,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容易集中入讀「直資」的名校。長此下去,香港中學制度內,形成一批「貴族」學校,它們更因「直資計劃」的優待,而享有較大的辦學自由及較豐裕的物質條件,結果反而使世襲精英主義更鞏固。

「中學語文分流」即母語教學的推行也讓「英語中學」成為名校,母語教學淪為次等和非自願的教學,造成中學和中學生很大的壓力。同時,因為「英語中學」的保留,中一時就把學生依英語能力分流,也因為社經地位的影響,造成香港中學內明顯的階層分隔。



2009/06/29,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發表一篇:為我們社會的未來建言 --- 告全港市民書。其中有一段:「香港是一個可悲的城市。我們物質富庶,在世上數一數二,但只有很少人可以快樂自在地過活。我們大多數人,日夜處於激烈競爭中,超時工作,用健康換取微薄酬勞,弄得筋疲力竭,連身邊人也關愛不足,別說關心其他事,其他人。」

如果和芬蘭作為對比,香港和芬蘭同樣在PISAPIRLS表現優異,但芬蘭的教育文化是「沒有資優班」、「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香港的則是「菁英取向」、「每個家長都想幫孩子爭取第一名」。

香港從小學開始就有頗為競爭的「小一派位」。家長通常拼命的想進心目中理想的學校。比較有辦法的家長,進入私立名校。次之者,到黃金地段置產,以爭取進入名校的機會。只要獲選前三志願,就有如中六合彩一樣高興。當然,之後的中一派位更不用說,情況只有更加激烈。所以,香港的學生,在激烈的競爭社會下,學習文化是非常競爭性的。



香港的高等教育頗負盛名,但論者指出,如果香港不盡快強化本地的基礎教育,打造教育產業以支撐香港經濟的設想,就很難實現。

由於香港長期以來經濟領先於內地,幾所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比較靠前,這對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中國內地來說,產生相當的吸引力。很多內地的高考狀元被吸引到香港,也強化了人們對香港特區各大學的關注。

問題在於,如果香港不能充分認識到香港打造教育產業的基礎並非十分牢靠,不願儘快從根本上強化自身的教育基礎,這個教育產業恐怕是難以對香港經濟產生長久支撐的。

首先,香港各名牌大學本身培養人才的能力並不很強,本土培養的學者鮮有在各大學居於高位的。其次,著名學者不少,但是過客者眾。由於香港的大學教職薪金堪稱世界最高水平,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多外來的名學者都是高薪引來的鳳凰,一旦有另外的地方能夠提供更好的待遇,其中的一些人很可能會掛冠而去。第三,香港各級教育有明顯的頭重腳輕特徵。香港的基礎教育水平並不先進,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再到大學,越往上師資的相對水平越高。

沒有良好的幼稚園、小學中學教 育,而能夠保持世界一流大學教育,這種現象是可疑的。當可疑積累到一定程度,其結果就必然是否定。

首先,香港的一些大學之所以能夠在世界上排名非常靠前,甚至遠超中國大陸的清華、北大以及台灣的台大這樣的實力雄厚的大學,並非真正因為教學與研究實力,實在是與傳統的以西方教育體系為主的評分方式有密切關聯,也與香港各大學聘請的學者來源有關。

其次,文化的光環往往與經濟成就密切相關,文化包括教育的吸引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建基於經濟實力。香港的大學中,企業管理專業長久以來都在國際上佔有不俗的排名,也同樣與香港經濟曾經保持了超過二十年的高速增長、位居亞洲四小龍之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中國內地許多省、直轄市經 濟總量超越香港的狀況下,香港高校對內地學生的吸引力也會逐步有所下降。 

第三,隨著中國內地經濟實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大學將有經濟實力聘請世界各地的傑出人才、著名學者擔任教職。

不可否認,香港打造高等教育教育產業的主要消費群體是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但是中國內地普遍重視基礎教育,上一代對境外教育的崇拜,在今天未必可以左右下一代的選擇。如果香港不改善與提高基礎教育水平,就會令內地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逐漸產生疑慮。 

在知識經濟時代,圍繞教育營造出龐大的產業對一個地方的經濟可以產生強勁的支撐作用。但是對香港來說,最關鍵的是切忌圍繞金錢辦教育。如果只是一切向錢看,將百年樹人的祖訓拋在腦後,不僅對前來求學者不公平,也會在這種宗旨的引領下,對本地教育產生巨大的衝擊。

所以,從長遠計,香港應儘快努力強化自己的基礎教育,在營造教育產業的目標之下與過程之中,爭取構建出一個能夠切實培養優秀人才、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和國家建設不斷提供生力軍的教育體系。


參考書目:
古鼎儀(無日期)。 香港教育的發展:珠三角的機遇與挑戰. 20101月取自 http://www.acei-hkm.org.hk/Publication/FF-01-Koo-PRD-Final%20revision.pdf
林錦英、盧秋珍2009)。 香港初等教育課程改革現況與特色。教育資料集刊, 41, 25-44.
單文經、鄭勝耀、曹常仁(2000)。香港教育。台北:商鼎。









[1] 參考維基百科,香港地理,http://zh.wikipedia.org/wiki/香港地理
[2] 參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09年中統計,人口數為7 ,008,300人。http://www.censtatd.gov.hk/hong_kong_statistics/statistical_tables/index_tc.jsp?tableID=001
[3] 維基百科,香港政治,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政治
[4] 維基百科,香港政治,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政治
[5] 維基百科,香港政治,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政治
[6] 維基百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

[7] 維基百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

[9] 維基百科,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http://zh.wikipedia.org/zh-tw/三三四高中教育改
[10] 根據香港教育局的統計資料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92&langno=2 整理而成。
[11] 數字包括就讀於大學及專上教育學院開辦的專上教育課程,包括證書/文憑課程、副學士或同等學歷及學士或更高的學位課程;以及由海外院校及本地院校或團體合辦的非本地經註冊或獲豁免的專上學術課程的學生人數。由二零零七/零八學年開始,數字包括修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院校提供的其他自資課程的學生人數。
[12]根據香港教育局的統計資料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6504&langno=2 整理而成。
[13]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http://zh.wikipedia.org/wiki/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14] 維基百科,香港學業能力測驗,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學業能力測驗
[15]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http://zh.wikipedia.org/wiki/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16]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http://zh.wikipedia.org/wiki/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17] 全香港的學校按地區被劃分為若干校網,學生就讀小學所屬的校網決定了該學生所屬的校網,惟學生亦可申請以居所決定其所屬校網。參考維基百科,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http://zh.wikipedia.org/wiki/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18] 維基百科,香港學業能力測驗,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學業能力測驗
[19]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http://zh.wikipedia.org/wiki/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20]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教育,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中學教育
[21]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會考簡介,http://www.hkeaa.edu.hk/tc/hkcee/
[22]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會考,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中學會考
[23]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會考,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中學會考
[24]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會考簡介,http://www.hkeaa.edu.hk/tc/hkcee/
[25]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簡介,http://www.hkeaa.edu.hk/tc/hkale/
[26]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會考,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中學會考
[27] 維基百科,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http://zh.wikipedia.org/zh-tw/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
[28]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文憑簡介,http://www.hkeaa.edu.hk/tc/hkdse/
[29] 維基百科,香港中學文憑,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中學文憑
[30]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中學文憑簡介,http://www.hkeaa.edu.hk/tc/hkdse/
[32] 中國評論新聞網,稱水準不亞西歐 韓媒籲韓國政府學習香港學制,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0/8/5/4/101085430.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1085430
[34] 清華大學「邁向頂尖大學計畫」,2009年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出爐 清華排名再度大幅躍進, http://top100.nthu.edu.tw/news.php?nid=251
[35]維基百科,香港教育,http://zh.wikipedia.org/zh-tw/香港教育
[36] 以下介紹參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基本能力評估/全港性系統評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