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文化研究(摘要整理)

文化研究


背景與定義

        文化研究起源於五○年代的英語研究,原是對英國Levis新批評的大傳統及白人中心閱讀提出質疑。並將文化論述視為社會形成的重要部分。以批判的觀點,研究讀者在文化工業中再生產和消費的角色。再配合解構、後結構、女性主義等發展,以科際整合的方式,對於族群、資訊、影視、音樂、政經、意識形態等生產及消費過程都當作研究對象,重新思考霸權(hegmony)在文本中的表達形式,及抗爭的可能性。是一種對形成中的社會現象以對話、批判的方式來研究、挪用或再生產(廖炳惠,民84p.25)。

文化研究的演進

英國的情形
年代
代表人物及研究問題
理論資源
研究分期
1950
1964


*Richard Hoggart
  .強調價值閱讀(文學中的文化意義)反品質閱讀
  對通俗文學的重視。
  提倡工人階級文化的研究。
*Raymond Williams, 1958, Culture and Society.
文學評論


文化評論
1968




1970





1980
*意識形態研究








*青少年文化研究。
*廣告研究。
*對再現(representation)的質疑
*如何寫文化的種種問題。
*Louis Althusser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主體subuectity
* Henri Lefebvre
 日常性、消費
*早期馬克思1844手稿:異化。
*Antonio Gramsci
 普通常識、霸權(hegmony)
*Michel Foucault
 權力
意識形態批判
1985
1990

*後現代主義文化的社會學研究

後現代社會及社會現象的研究

1964英國伯明罕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整理自蔡源煌(民81a

文化研究的特點

        Fiske (1994)的論點:
        文化:文化是一種意義的社會流通(social circulation)。這種循環經常是混亂的大漩渦,充滿了互相衝突的潮流與漩渦。主流企圖僅可能的保持水流的平穩,但周圍總有洶湧的漩渦,和擾亂或使水流轉向的岩石。
        分析:文化分析不可能釐清這一團漩渦,分析者要選擇分析的位置(site)。閱聽人(audiance)[註:或讀者]和文本(texts)是其中兩種位置,但兩者個別或合起來都是不充分的。
        文化研究面對臨不可避免的弔詭(paradox),即分類與區別是分析過程的必要工具,然而卻扭曲了分析對象,因為文化並不分門別類,而是以生活的整體(a whole way of life)來進行。從連續中取出樣品(specimens)作微觀分析,會因抽繹而扭曲。任何抽繹都會在注重文化過程中某些成分與關係的同時,損害了另一些。而即使分析者小心地將樣品還原到其所來自的有機過程中,這種抽繹與還原將是生產的(productive),而非客觀的實踐(practice)
        分析者和對象間的差異並不使分析變得無效,而是指出了任何(經驗性或理論性)瞭解的不完整性,和學術謙遜的必要:分析的目的並非揭露真象,而是對瞭解(understanding)的過程有所貢獻,並誘發其它的,也許是對立的,貢獻。
        模型:文化分析底下的模型(model)是取自言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並且是系統的(systemic)而非表徵的(representive)。其資料是實徵的(empirical)-由物質經驗而來;而非經驗論的(empiricist)-其中的意義(significance)只能由和另外的本體論(系統、結構原則)層面交集而產生。
        樣品(specimens)不是所有閱聽人的表徵,其意義不在於樣品是否唯一,就好像句子的意義不在於多少人說它。它有意義是因為它是系統的一個實踐,而非因其再製(reproduce)了其它實踐。言談分析研究話語以便瞭解在社會系統中使用話語的時刻,語言系統的潛能如何被激發。話語是語言潛能在歷史社會關係中的實現。所以文化分析研究文化實例,以便同時瞭解結構了生活整體的系統,和其中人們的生活方式。

        系統性的結構與實證論的結構Fiske (1994)
         
系統理論的結構
實證論的結構(如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同樣都在尋找結構間的關係。
  比實證論更進一步。
   結構是從實徵資料而來,有條理的模式化,是較大社會實體的一部分。它可能和一更抽象的結構(如價值結構)有關。 
系統理論的結構
實證論的結構(
  生產性的(generative)-系統性的結構產生了實踐(practice),並被實踐所修正。(就像語言的結構一般)系統與實踐結構了彼此,並被彼此所結構,雖然力量並不均等,這是雙向的過程。
  描述性的(descriptive)-實證論的結構有效果(effect),而非實踐。結構間關係的效果是單向的。

文化研究與其它批判理論方法的不同

        根據Fiske (1994),文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的一支。它和另外兩種批判理論-政治經濟學、意識形態理論的差異如下:

文化研究與其它類型的批判(馬克思)理論


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意識形態(ideology)理論


 消費是資本主義的再製(reproduction),媒體的功能就在使整個社會生活轉變成巨大的消費場地。
  資本主義將需求商品化,並壓迫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外的人性、社會需求。商品(commodity)排除了非資本主義式的思考、行為、認同方式。
  如同政治經濟學,意識形態論(尤其是阿圖塞的模型)也強調一種超越其它的社會力量。
   資本主義(階級宰制)的意識形態透過制度化到「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內化到人的意識,甚至潛意識(subconsciousness)。這個被殖民的意識稱為主體性(subjectivity)
  阿圖塞引進精神分析促進了女性主義學派的發展。

 

 

 

 
  政治經濟學在分析資本主義的主要策略性力量時很有貢獻。但其限制是分析為巨觀層次(macro level),無法容納社會差異。
  雖然同樣認為文本(texts)為政治性的,但文化研究想瞭解哪一類的文本和其中什麼樣的語義作用是資本主義的特徵,並發展批判性評價文本的方式。亦即,視其為社會政治媒介,而非美學客體。
  在意識形態和精神分析理論,文本是宰制的媒介(agent of domination)
  文化研究企圖在方法學上多層次(multilevel),特別要探索決定社會經驗的結構,和其中人們的生活方式間的接觸面。        文化研究「回歸到葛蘭西」,在此,文本不是商品,也不是宰制意識形態的媒介,而是鬥爭(struggle)的場所,人可以和社會趣向(social interest)有一種競爭的關係。
        文化研究雖然和其它批判理論不同,但共有一個最重要的特徵-批判。所有批判理論的基本假設是,資本主義的不平等必須改變,如果我們能改變,世界會變得更好。
        研究資本主義的三個相關理由:(1)暴露其不平等的機制;(2)鼓動人們去改變它;(3)揭露助長改變的場地和方法。
        不同形式批判理論間的差異只是戰術(tactic)上的不同,批判理論和實證論間才是戰略(stragetic)的不同。

文化研究的相關學術著作

        新歷史主義:參考謝樹寬譯(民82);廖炳惠(民83b)。
        後殖民論述:參考廖炳惠(民82;民83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