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批判理論與現代教育思潮(大綱)

批判理論與教育思潮期
 綱要
壹、前言

     馬克思主義的反省+對實證主義的批判 衝擊層面廣 包含對立的特質 引起兩極反應

貳、批判理論的時代背景

廿世紀初的精神荒漠 一次大戰 革命思潮消退 戰後蕭條 史達林 希特勒 -知識分子流亡 -美國經驗

參、批判理論的思想脈絡

近代歐洲哲學傳統:黑格爾、新康德主義、詮釋學 馬克思主義 佛洛伊德 反對實證主義/科學主義/工具理性的人文傳統 科際整合 -理論的重建
肆、批判理論的成員與歷史演進

一、第一階段19231933
二、第二階段19331950,法蘭克福學派的誕生
三、第三階段19501970,批判理論的高潮
四、第四階段1970以後,學派的衰頹與重建

伍、批判理論各家學說要旨

一、霍克海默
批判理論 vs. 傳統理論 -反主客二分/主客同一(identity) 理論中未決的張力 啟蒙的辯證法 神話→理性→自毀→新野蠻   人支配自然→(社會成為第二自然)人支配人 異化/主體性的喪失   工具理性→極權主義、文化墮落

二、阿多諾
否定的辯證法 反絕對的起點(同一; identity) 反體系 反物化/永恆的支配形式 反物化(reification)的主體 持續的否定

三、馬庫色
佛洛伊德 工具理性 全面的宰制 先進工業國家的意識形態批判 意識形態的雙重定義:虛幻意識/錯誤意識 假需求 性解放與人的自由

四、哈伯瑪斯
()哈伯瑪斯對理論的看法
理性的思考 三種認知趣向 三種不同的理論* 對工具理性的批判
()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與哈伯瑪斯的人類演化觀
勞動→語言:人和動物的決定性差異 文化價值規範→制度結構→社會類型 社會制度→壓抑慾望→溝通的系統性扭曲→(工具理性的)意識形態→合法化 意識形態:不對稱的權力關係,以各種形式達成政治社會化及宰制 
()理想的言談情境和溝通行動理論
理想的言談情境 批判的詮釋學 溝通能力 語言溝通三模式 -溝通理性 -溝通行動 -重建社會理論的支點
()哈伯瑪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分析
資本主義:體系or罪惡 科學成為主要的生產力 生產力創造巨大財富→和生產關係間已無矛盾→與私有財產制不衝突 批評階級鬥爭衝突論:   國家的絕對優勢,經濟不再是獨立範疇- 危機理論**

陸、批判理論的主要論點

一、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與修正
不接受馬克思主義為必然規範 不重視無產階級意識 or 黨的訓令 認為(在先進社會中)無產階級已消失 新形式的現代資本主義 反庸俗馬克思主義的經濟決定論 不採馬克思的結構分析 重視上層建築的文化作用 哈伯瑪斯:政治功能大於經濟功能、危機理論、以勞動/互動→取代生產力/生產關係

二、宰制關係
工具理性:一種思想邏輯、意識形態和世界觀→是「物化」和「宰制」的根源 工具理性:科技的先驗→政治的先驗,與「宰制的合理性」結合為一體,使世界不再「合理化」 資本主義 宰制(domination)的全面控制:超越經濟意義的「剝削」 意識形態 文化工業:壓迫來源 合法性

三、工具理性
理性:超越性/相對獨立性 自由 正確思想/正確意志 工具理性的兩層面:把世界當成工具/把知識當成工具 實證論/經驗主義(傳統理論)→科學主義與技術理性   滲透到人文社會科學 把社會世界物化,並視為自然的過程 把人視為機械決定論中的事實與對象 抹殺人的主觀能動性 無法掌握社會生活的真正意義 未區分本質/現象   知識中立:分離了事實/價值(Horkheimer);事實/決定(Habermas) 維護現有社會秩序(宰制的合法性)  是維繫與製造「技術官僚宰制」的主要因素   合理性之非理性 根源先於資本主義 貶義的全體(totality)(阿多諾)

四、批判理論
傳統理論(實證/經驗理論):科學預測→方法論的禁制→科技專家的統治
批判理論:意識的啟蒙或喚醒→集體行動→邁向合理的社會
批判:從黑格爾到馬克思 對社會/對各種知識體系 標準:是否違背合理之未來社會的利益
辯證理論 科學是一種社會活動 理論本身便具有實踐性 透過正反對立掌握整體   全體(totality) 中反映真實 生活世界的脈絡 社會的改造、人的解放 統合知識/理性;理論理性/實踐理性 理論/理性→批判/反思→實踐/解放 批判思想家的外在位置
否定→轉化 反思(內在)/溝通(外在):真實的相互主體性 溝通是一啟蒙過程

五、單面向的文化
對主體性(個體性)的維護 - 文化鄉愁 -《啟蒙的辯證法》、阿多諾、《單面向的人》 -  對美學、藝術的重視 - 形式的注重 - 科技意識與大眾文化 - 文化工業 - 庸俗、粗劣、空洞、虛偽  - 娛樂:電視、電影 - 廣告 - 性活動  - 假需求 - 假安定(麻醉):規格化、假個體性 - 阿多諾 vs. 班雅明
出路:悲觀(韋伯的「鐵牢」)- 性解放(Marcuse) 真正的藝術(Adorno)

六、宰制與人格
精神分析 《愛慾與文明》 晚期資本主義 生產力提高→ 過剩壓抑(surplus repression)→可致社會變遷、非工具化(de-instrumentalizing)  體系的作用:壓抑性的反昇華( repressive de-sublimation):使人以有益體系的方式滿足慾望 《權威人格》 晚期資本主義、自戀型人格、外在認同楷模   重返父權制家庭?! 納粹法西斯與反猶太主義 新社會形態:政治對經濟的優先性/技術理性的宰制/非理性同情態度受利用造成的宰制

七、知識論與社會理論的重建
哈伯瑪斯 - 建構知識論→真理的「語言」根據→重建(馬克思)社會理論 - 解決事實/決定之二分 - 否定經驗-分析科學的「唯一有效性」 - 詮釋學的前理解 - 新知識論:三種認知趣向/知識 - 溝通行動理論 - 資本主義的現代化理論

柒、後現代的批判理論

一、批判理論與後結構主義
同:知識(至少工具理性的知識)等同於權力與宰制 再者在寫作中都希望能摧毀此一宰制關係 都刻意行文曖昧,不願說出對世界的確切陳述或理解世界的途徑
異:批判理論提出另一種知識或理性(即批判理論)來與之抗衡
後結構主義:人至少可以部分決定自己的存在 提供正統馬克思主義之外,新的解放希望

二、現代社會理論的批判傳統與當前流派
()社會理論的批判傳統
MarxKantHegelWeber、法蘭克福學派理論家、歐陸社會理論家如FoucaultHabermasDerrida、拉丁美洲思想家如Paolo Freire、法國女性主義者如IrigarayKristevaCixous,俄國社會語言學家如BakhtinVygotsky
()批判學者的共同假定***
()四種批判傳統的學派與批判民族誌
批判理論:對實證論及工具理性的批判
Derrida:解構客觀的真象或現存(presence)的形上學
Foucault:探索論述(discourse)在權力關係中的蘊涵,及權力和知識如何服務於規範「合理」和「真實」。
後現代主義:受上述作者影響的嬉戲的(ludic)和反抗的(resistance)兩種後現代觀點
批判民族誌(critical ethnography):在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上述四種學派的影響 後現代社會理論可幫助馬克思批判思想對當前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深化和擴展 階級意識的曖昧情形:如Stuart Hall所說,統一的壓迫機構,如「統治階級」或「國家」的消失 質問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Fredric Jameson) 對建構新形式的社會主義民主扮演重要角色

三、批判研究與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文化
西方文明大敘述(grand narrative)合法性的解體 對理性力量信仰的喪失 傳統宗教典律的動搖 爭論:現代的連續或斷裂 後現代狀況:超真實(hyperreality) :擬虛構的場所( quasi-fictional place) 影片、照片、電視、電子媒體 特殊資訊模式→家庭成員與特定次文化的接觸 新的識字(literacy)形式 文化空間的新構成、時間經驗的新結構

  ()後現代社會理論
哲學、社會科學上(包括後結構主義在內的)反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的書寫
拒絕根深蒂固的假設:啟蒙的理性 傳統西方知識論 任何視為穩固的、外在於論述(discourse)本身的現實的表徵 質疑人文主義、Hegel絕對知識的非歷史狀態,認為超越的,自我證明的真實版本不可能存在 真實是社會性的建構或符號性的假定
實踐( praxis)被邊緣化,成為修辭的不可決定性(rhetorical undecidablity),和對社會實現(practice)的文本分析。
後現代批評基點:意義的建構在於對符徵(signifier)作持續性的遊戲運用(playfulness),批評的要旨在於解構西方對於真實的後設敘述(metanarritive),和隱藏在歷史單一線性進展觀點背後的歐洲種族中心主義

  ()兩種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是希望與恐懼的交會場所,在批判理論家和政治保守主義者間有著奇異的輻輳地帶 - 一面譏誚的與現狀共謀,一面激烈的批評對主體性的意識形態操弄
  兩種後現代主義:一種是嬉戲的(ludic)後現代主義,只專注於轉化壓迫的社會、政治權力制度。認為真實是經由對於符徵(signifier)和差異(differences)的異質性持續的遊戲性運用(playfulness)建構而來的。並且解構西方後設敘述,聲稱意義的自我分裂和不可判定的。代表人物有:LyotardDerridaBaudrillard

        第二種是反抗的(resistence)後現代主義,是前一類的挪用和擴充。加入了物質主義(materialism)成分,為差異的文本理論添上社會歷史的面向。差異被放在歷史、社會的衝突中來檢視。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沒有被放棄,而是理解為有關階級鬥爭,不平等權力關係的制度化,和不同團體間對於歷史書寫的競爭(Kincheloe & McLaren1994)
  ()後現代主義與批判理論
  批判理論提供後現代主義一個形成性的基礎:區分壓迫與解放性社會關係的基礎
少了這基礎,後現代主義易趨向虛無和缺乏行動力
  後現代主義對批判理論:根據多樣性與差異(differences),對民主的批判概念進行再定義 後結構主義和女性主義者重新概念了批判理論 在階級、種族、性別的三位一體中,階級不再是主宰的概念
解放敘述(narrative)不再是決定性的敘述 現代主義「批判的解放」之神聖職務已解除 「解放」一詞不能躲避質疑 不能躲在(通常是陽物中心的(phallocentric))大敘述中 不能不理會後現代對於特殊性的重視-社會關係中持續地與全體性(totality)對話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
重視地方性及較大社會結構的多重決定(over-determination) 較大的全體(totality)概念不該揚棄:如父權、資本主義 較大的社會力→社會:明顯衝擊,社會力→個人:影響曖昧而異質
捌、批判理論與教育
一、批判理論與教育
批判理論:解釋問題根源/解決方法 - 更公平合理的社會 - 教育的事實、概念本身不是客觀、自然的 - 真正利益的揭露 - 工具理性與教育 - 文化 - 個體自主/人格/意識形態 - 文化資本 - 社會事件三種解釋層次:個人和人際的/制度/結構 - 批判理論與教師
二、批判理論看教育問題
()教育問題
教育上的不平等 - 勞工、少數團體/中產階級 - 教育、社會的證據 - 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破產
()教育失敗的原因
  社會不平等的「再製(reproduction)理論」 四種課題:經濟、國家權力、文化、反抗
  1.教育與經濟關係的再製:美國Herbert Bowels & Samuel Gintis 符應理論 生產關係(勞工階級劃分)→社會關係 學校=工廠,學生=工人 競爭:報酬的不平等分配 教育體系透過潛在課程→不同人格類型(而非能力)→勞工/管理階層→再製(reproduce)職業分工的階層體制,並使之合法化 學校只有部分責任 元凶為資本主義 革命行動
  批評: 對工廠、學校不成熟的描述,忽略其複雜性 -忽略人的主動質疑、反抗能力 視學校為黑箱,漠視師生互動 忽略課程的內容 落入正統馬克思主義者:基礎→上層結構的陷阱,小看上層結構對教育及經濟的影響 忽略學校的自主性
  2.教育與國家權力的再製:學校: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阿圖塞)- 國家政策→意識形態結構 教育結構、課程內容 Kevin Harris:資本主義自由、民主教育→助長對事實扭曲、錯覺的觀點 教育=麻醉藥→信念/特殊的共識→(主動或被動)接受不平等關係 「和諧」- 葛蘭西:霸權(hegmony) 三領域:經濟、意識形態、心理
  批評:共產國家比資本主義國家明顯   Harris 偏過程,忽視內容 漠視社會生活的複雜、個人的競爭智慧 事實上,學校在任何社會都是支持現存體系的 學生也有校外生活 論者偏重經濟解釋
3.教育與文化的再製:⊙英國Basil Bernstein:  學校:溝通體系 語言和符碼(code)→社會階級文化不平等的再製 符碼的兩種特徵:分類(classification)-教材類別整理;架構-師生關係 符碼源自於學校之外
批評:只呈現學校的靜態面 未探討何種團體控制了課程的選擇 專注於中產階級內的衝突,忽視階級間及學校內的社會衝突 忽略教育中歷程的要素
⊙法國Pierre Bourdieu: 學校:溝通體系→傳遞某形式的文化→再製此文化→再製社會階級結構 學校有利於已有利者(已先擁有一些文化資本)→以不變、自然、普遍的假象→再製文化不平等 符號暴力:學校文化對個人認知信仰造成的扭曲 文化資本:教育確認、合法化、再製支配者的文化資本 習性(habitus):同時是個人知感和歷史社會產物 對世界的體驗與關聯 建立在肉體上的主觀形式 一種文化資本 不同團體有不同習性 學習:文化活動的過程與結果,深埋在精神、感覺、肉體各方面
  批評:文化資本和習性的概念重疊 - 忽略文化中的異質性,及精英/勞工文化的重疊處 - 忽略學校活動本質、目標、結果的多樣性 - 視階級結構和教育結構間的穩定性為理所當然 -強調文化,忽視許多物質條件對行為、態度的影響 - 課程並非完全敵視勞工階級利益的運作(知識/解放) -忽略個人對學校社會化企圖的反抗
4.反抗理論:微觀研究:民族誌的,課堂的日常生活、個人關係 再製:不曾完全達成/反抗團體強調自身文化作為資源/反對行為本身常促成不平等的再製(如Willis)/反對團體的價值中兩發現解放的教育種子
⊙美國Henry Giroux:質疑結構主義取向 民族誌+批判理論 學校知識再製宰制階級的文化 但此知識有時幫助轉化知覺,使受教者能更有效的反抗霸權 課程內容作為中介的影響:被動/無意識的接受或有目的的組織 反抗:反對壓迫、積極的建構反抗觀點
⊙美國Michael Apple: 教育功能再製了社會階級、資本累積,同時也再製了性別階層、文化宰制團體的特權及國家結構所加諸的限制 學校同時在經濟上和文化上再製了社會秩序 上層階級文化霸權(hegmony)的意識形態 學校生產資本累積所需的「技術/行政」知識 根據學生將來是否能生產大量「重要」知識,將其區分為勞心、勞力兩個在層級市場的等級 再製歷程並非完全被動的為學生所吸收 學校是政府「合法化」階級利益的工具,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 但也提供機會反抗這些利益 對抗資本邏輯的行動 從文化、經濟、國家三者原本的互相對立,找出政治行動的可能性
批評:使用關鍵詞彙時不夠嚴謹 生產知識的來源不是學校,是其它機構 誇大社會階級在美國教育中的角色,反而忽略了種族
Paolo Freire: 西方馬克思主義+現象學 人們被高壓的政府和精英分子加以非人性化(dehumanized) 批判傳統教育:銀行概念(banking concept) 知識像銀行存款 存款者=壓迫者 不改變現況下,教育改變學習者的意識 受壓迫者接納壓迫者的觀點(視自己為邊際人(marginal))- 維持壓迫的霸權    問題提出法(problem-posing method):學習者為主動 質疑既有的文化 教育內容出自學習者實際生活經驗、欲望→外在世界,以擴展瞭解 師生在平等對話關係下共同工作 養成批判的意識:「良知化」(conscientization)、意識的激揚(consciousness-raising) 世界是process of becoming,不是固定的 人/世界是辯證關係 人可以影響現狀 讀寫教育與實際行動相結合 批判的意識→批判的行動:實踐( praxis)
批評:壓迫的觀念相當抽象 - 受壓迫者本身可能的過失 - 對可能遭遇的抵抗未提出方案 - 運動的領導者可能形成精英主義→反過來壓迫這些受壓迫者
()因應之道
最終辦法:廢除資本主義 Rachel Sharp:學校決策過程民主化、課程選擇的可能性 Harris:顯示意識的形成、把課程內容根植於現實狀況、安排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Willis:承認、理解反文化背後可能的意義、 團體討論以揭露文化圖示
批判理論不應提出權威解釋→公開討論及參與決策的機會才是必要
三、批判理論與教育研究
解釋的三層次:解放的可能 個別/集體的完成普遍的善 誰的利益真正被服務? 對自由人文主義的批判 理性/非理性 語言 批判理論的威脅性
玖、批判理論的評價
一、對批判理論的批判
()實證主義社會科學家的看法:
在真實世界中了無根據 -不能以外在測量來檢驗、證實、反駁 曖昧、邏輯上無意義的言論
()馬克思主義者的看法:
回歸德國古典觀念論哲學  無法提供有關世界的知識、對真實社會結構的分析 屬於「高級文化」或象牙塔的理論,與實際政治無涉
()批判理論的立場與方法:
個人領域、早期資本主義的家庭結構的分析限於資產階級 宰制關係未必如此徹底(反文化的力量  在個體/意識和社會/文化上難求辯證的統一 不曾著手結構性分析,也不願使活動朝實際方向發展 -經驗性研究的必要:歷史的研究、經濟的分析 無產(勞工)階級消失?! 對於資本主義的變化缺乏敏感度,也未能明瞭它可能持續的變下去
缺乏本體論,在理論上有明顯的混合色彩 否定意識/悲觀意識/虛無心態 精神烏托邦的追求者 對西歐古典文化的懷鄉症
批判理論不必然是人類思想的頂峰 對社會的反人性過程的質疑和人類創造力的關懷並非獨一無二
二、貢獻
()批判:說明社會何以是不合理的壓迫 - 指出社會何以真是人的產物 - 對既定「本質」的質疑 - 意識形態的批判 - 再製的概念 - 大眾文化批判 - 解放的要求
()擁護:個人主體性:在意識形態/文化的宰制下 辯證法:社會全體(totality)觀點、社會實體層次間的相互關係、理論/實踐
()理論:理論與實際不可分 - 從實踐者的實際問題,概念、語言形成之實際中推論出來 - 社會科學 - 科際整合取向
()對結構主義與行動理論:人決不只是社會的木偶 - 人類行動不只是個別的,也是集體的
()抽象層次:說服力 理解世界的方式 而非萬世不變的體系
三、結語
*
理論與知識構成趣向(knowledge constitutive interests)
社會中介
工作或勞動
語言
 (互動)
權力
(鬥爭)
認知趣向
cognitive interests
技術的趣向
techincal interest
實踐的趣向
practical interest
解放的趣向
emancipatory interest
科學類型
經驗的一分析的科學
自然科學
(實證主義)
歷史的-詮釋的科學
人文學
(詮釋學、符號互動論等)
批判的科學

(心理分析)
領域
自然
社會

行動
工具性行動
溝通行動

理性
工具理性
溝通理性
解放理性
目的與關注
駕馭、控制自然,利用厚生

技術性控制
我們如何對別人解釋行動,如何和別人互相了解
互為主體(intersubjectivity) 的了解
揭露、矯正互動和溝通中的扭曲

解放、自主、負責
※本表整理自陳伯璋(民76,p.66);廖立文譯(民7512章);廖仁義譯(民78,p.18)。

**
體系
經濟
政治
社會文化


經濟危機
合理性危機

社會整合

合法性危機
動機危機
※本表整理自廖立文譯(民75);陳伯璋(民76)。
***
批判學者理論與實踐傳統共同的基本假設(Kincheloe & McLaren1994)
⊙所有思想根本上都經由權力關係所中介;
⊙事實不能脫離價值的主宰和意識形態的銘刻;
⊙概念/對象,符旨(signified)/符徵(signifier)間的關係不是穩固的,經常由資本的生產、消費關係所中介;
⊙語言在主體性(意識及潛意識的覺知)中佔主要地位;
⊙任何社會中必有某些團體佔據特權的地位,但當受壓制者接受此特權為自然,必要,不可避免的時候,他們便強力的再生產(reproduce)了這種壓迫;
⊙壓迫的形式有很多,只注意其中之一,會忽略其間的相互關聯;
⊙主流的研究實踐,即使大多是無意的,通常牽涉到階級、種族、性別壓迫體制(system)的再生產。
法蘭克福學派大事年表

年代
法蘭克福學派大事
世界局勢
1923
⊙「社會研究所」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成立。
⊙歐洲經濟危機。
⊙法西斯、共產主義相繼興起。
1928
⊙班雅明接觸「社會研究所」。

1930
7月,霍克海默接任「社會研究所」主任。就職演說<社會哲學現狀和社會研究的任務>。
⊙時值世界經濟恐慌。
1932
⊙馬庫色加入研究所。
⊙霍克海默<論學術與危機>,發表於《社會研究》創刊號(出版至1941年)。

1933
2月,「社會研究所」遷往日內瓦和巴黎。

⊙希特勒領導的納粹政權執政,開始迫害猶太人。
⊙一九三○到四十年代,歐洲知識分子形成流亡潮。
1934
⊙研究所成員開始流亡美國。
⊙蘇聯史達林整肅異己。
1935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36
⊙集體編撰《權威與家庭》以德語在巴黎出版
⊙西班牙內戰。
1937
⊙霍克海默<最近對形上學的攻擊>、《傳統理論和批判理論》。

1938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資助下,「社會研究所」搬遷到美國紐約市,並改名為「國際社會研究所」。刊物也改名為《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
⊙阿多諾加入研究所。

1939

⊙希特勒揮軍波蘭,挑起二次大戰。
1940
⊙研究所人事內部分裂。
⊙研究所因財務困難而關閉,成員四散各地。
⊙班雅明在法西邊境受納粹逼迫自殺
⊙德軍佔領巴黎。
1941
⊙佛洛姆《逃避自由》。

1947
⊙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法》出版。

1950
⊙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受德國政府邀請回國。
⊙集體編撰《權威人格》。

1951
⊙馬庫色《原慾與文明》。

1953
⊙霍克海默與阿多諾在法蘭克福重建社會研究所。
⊙馬庫色留在美國

1954
⊙霍克海默重回美國,

1956

⊙德國新左派(New Left)興起。
1961
⊙阿多諾與Karl Popper發動社會學中的實證主義論戰。

1962

⊙美國軍隊進駐越南。
⊙古巴危機。
1964
⊙馬庫色《單面向的人》。

1966
⊙阿多諾任西德社會學學會會長。
⊙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
⊙中共發動文化大革命。
1967
⊙馬庫色出席西伯林新左派大會。
⊙哈伯瑪斯成為西德學生運動的導師,旋又成為學生抨擊的對象。


1968
⊙馬庫色《否定:批判理論論文集》。
⊙法國五月學運、美國、德國、日本等地學運。捷克「布拉格之春」。
1969
⊙阿多諾去世。
⊙社會研究所產生繼任主任人選之爭。哈伯瑪斯因而離開法蘭克福學派。
⊙美軍開始逐步撤離越南。
⊙美國學運如火如荼。
1970

⊙台灣美國留學生發起「保衛釣魚台運動」。
1972
⊙哈伯瑪斯在StranbergMax-Planck Institute擔任研究指導,至1981年。

1973
⊙霍克海默去世。


※本年表取材及整理自李永熾(民76),吳庚(民73),高宣揚(民80),廖仁義譯(民73)、姜新立(民8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