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展現的,不僅是學術理論層次的變遷,更是西方社會、文化及歷史的巨變(陳光興,民76a,p.76)。
後現代主義一詞五○年代使用於文學及藝術批評,七○年代起為建築理論的爭論焦點,八○年代擴及哲學、歷史、社會科學…等個個學科(陳光興,民76a,p.86)。
陳長房(民83):一、二次大戰後,非寫實、非傳統性質的文學或藝術。二、將現代主義特質發揮到極致的文學藝術作品。三、泛稱一九五○年代後期資本主義社會人類的普遍狀況。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有兩種,一是後現代主義本身(現實),無所謂樂觀悲觀,只能預想最壞情形,找出可行辦法。一是後現代主義者提出的各種「理論」(關於現實的意識形態),必須對這些「理論」說一些公道話(鍾明德譯,民78,p.82)。
Kincheloe & McLaren(1994)後現代主義有兩種:
一種是嬉戲的(ludic)後現代主義,只專注於轉化壓迫的社會、政治權力制度。認為真實是經由對於符徵(signifier)和差異(differences)的異質性持續的遊戲性運用(playfulness)建構而來的。並且解構西方後設敘述,聲稱意義的自我分裂和不可判定的。代表人物有:Lyotard、Derrida、Baudrillard。
第二種是反抗的(resistence)後現代主義,是前一類的挪用和擴充。加入了物質主義(materialism)成分,為差異的文本理論添上社會歷史的面向。差異被放在歷史、社會的衝突中來檢視。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沒有被放棄,而是理解為有關階級鬥爭,不平等權力關係的制度化,和不同團體間對於歷史書寫的競爭。
陳光興(民81):後現代主義有兩種,一種是主流的後現代主義,包括詹明信、哈伯瑪斯、李歐塔、Andereas
Huyssen、Richard Rorty,企圖將後現代主義壓縮進一個統籌性的命題,是一種不可能,自殺式的錯誤。另一種批判性的後現代主義者,傅柯(Michel Foucault)、Deleuz、Guattari、Jean Baudrillard等,企圖整合歷史、理論、文化、政治各層次間的互動,並特別強調後現代策略性場域中,大眾-媒體的戰略性位置。
⊙John Rajchman:是後殖民世界的理論,在這種新世界中,貨物產銷不再有世界中心,殖民色彩濃厚的全人類文化模型已經失勢(鍾明德,民78b)。
⊙Irvin Howe:是大眾文化的現象,病於不屑處理思想問題。(蔡源煌,民79a)
⊙Harry Levin:帶有反智論的色彩。(蔡源煌,民79a)
*以下整理自陳光中、廖炳惠、鍾明德(民77);唐小兵(民76);陳光興(民78、民80);蔡源煌(民79a);鍾明德譯(民78)。
⊙詹明信: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和文化主流(dominant)。
是美國在世界範圍內軍事、經濟佔主導地位的新潮表現。
⊙哈伯瑪斯:是現代主義的延續,卻反理性,是新保守主義,有礙現代性(modernity)未完成的大業。
⊙李歐塔: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的逐漸破滅。
一種超前衛主義(transavantgardism),鼓勵文藝的不斷實驗,以達真正的形式開放。
⊙Andereas Huyssen:上下層文化之間邊際的模糊與泯滅。
⊙Jean Baudrillard:大眾與媒體之間的空間距離消失,或產生內爆
(implosion),終至互相滲透,無法切割。影像就是意義。
⊙Kroker & Cook:消費「藝術」,又覺得它是每天等待清理的垃圾。一個垃圾的社會。
哲學背景-沈清松(民75,8,27):
一、對現代性(modernity)的批判:批判理論對工具理性的批判;哈伯瑪斯論先進資本主義的危機。
二、否定性的強調:從對現存社會(宰制)的否定,走向對藝術本身之否定(Barthes寫作的零度;Derrida解構)。從否定到超脫,打破一切,重尋創作起點。
三、對合法性的質疑:對啟蒙以降知識體系本身合法性的質疑(FoucaultL知識與權力的剖析;Lyotard對後設敘述的不信任)。
思想主張-蔡源煌(民81c):
一、反統合:著眼於事物的區隔和差異,而非統合。(Derrida解構以「神-理性」為中心的logocentrism)
二、反目的論:反對工具主義,和語言符號有「超越的指涉」。代之以遊戲的文學觀(作者、讀者的「爽」)並拆穿「作者」的神話(文章彼此互涉intertextuality)。
三、反烏托邦:對共同意義的懷疑。
中心構成原則-Ihab Hassan(羅青譯,民82a):
1.不確定性(indeterminences):模稜、斷裂、曲解、變形、去中心……一股推向解構的浩大衝力,影響了政治體、認識體、情慾體和個體的精神狀況,及西方的整個discourse領域。
2.普遍內存性(immanences):心智通過各種象徵物,把自身通則化,與大自然合而為一,把外物抽象化,使之成為心智活動的場地範圍。
後現代諸面向-William Miller(唐維敏譯,民79):
⊙後現代性是批判/文化理論與後結構主義的後裔。
⊙後現代性是反人文主義的。指陳意義的作者已宣告死亡,取而代之的是追蹤意義的相互指涉性(intertextuality)。
⊙後現代主義質疑所有二元對立的分類方式。論述方式多是both,而非either/or;用簡易的differences代換the Other。其差異性是include,而非exclude。對不同聲音、文化,尤其邊緣事物採開放立場。
⊙影像和現實兩者已不可分,想像(the imaginary)比現實(the real)更具說服力。
⊙宏觀敘事體(master narrative)已徹底解體。每個發言位置都不具特別優勢,確定性。以局部觀察、小背景脈絡、多重敘事體等方式,來取代整體性(totalizing)。
⊙意符(signifier)大量超越意指(signified)的空間。
⊙後現代accommodate和critique大眾媒體文化的方式是弔詭、矛盾和雙重製碼的(double-coded)。
⊙後現代的對現代主義的一種反應(reaction)和斷絕(repudation)。
⊙後現代也是一種風格:parody, pastiche, irony, collage。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是美國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及批評家之一。他將後現代觀念從美學風格提升到文化、經濟、政治、理論層次的討論,更將研究主題落實在「歷史」之中。詹明信博雜的後現代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的統一性水平,吸收、挪用眾多的形構、結構、後結構主義,以闡明敘事體中蘊含的「政治潛意識」。擴充馬克思主義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基礎(base)\的成分,並提出上下互動的說法。(陳光興,民76a;廖炳惠,民83c)
(一)詹明信《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民78)
後現代主義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富有多國資本主義的全球性和國際性。
文化及精神領域的商品化。文化工業。形象的文化、美學的民粹主義、擁抱「低級」文化趣味。
(二)詹明信,1983,<後現代主義與消費社會>(見陳光興,民76a):
不同文化活動表現的共通性:1.對現代主義的反動,2.消除原有的界限和分別。
後現代時間、空間經驗上的內涵:
1.混成(pastiche):主體的死亡(death of subject),風格文體開發殆盡,pastiche取代paradoy,一種失去幽默的諷刺,帶來了對過去世界的,無法返回的鄉愁(nostalgia),人失去面對時間、歷史的能力。
2.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在referent(指涉)、signifier(符旨)、signified(符徵)間的完全分離(Lacan的說法),人失去了分辨時間、歷史的能力,只能永遠生活在現在。失去了駕馭語言的能力,只有一連串不連續、無條理的符徵。
(三)詹明信,1984,<後現代主義,或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四個特性(見陳光興,民76a;唐小兵,民76):
1.一種新的「無深層感」(depthlessness):後現代理論除了詮釋學的內/外模式,還普遍拋棄(或理論上的攻擊)了四種深層模式(depth model)。馬克思辯證法的現象/本質模式;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表面/潛在模式(或關於壓抑(repression)的模式);存在主義關於真實/非真實;異化/非異化的模式;結構主義符徵/符旨的模式。
取代的是表面(surface)或多重表面的模式。
後現代是一種映象(image)或幻影(simulacrum)的文化,符徵單獨成為真實的決定因素。(大眾媒體、電視文化)。
2.歷史感的淡薄:pastiche、schizophrenia。風格取代「真正」歷史的趨勢,空間邏輯取代了時間邏輯。
(在這種後現代的超空間(hyperspace)中,人失去定位自己和辨認外界的能力。這可以追溯到全球性跨國文化之出現-特徵為失去中心和無法定位自己。見鍾明德譯,民78,p.73。)
3.新興的情緒結構:schizophrenia式的強度(intensities),取代了過去異化和焦慮(anxiety)的情緒。分割的身體享受肢體撞擊的性感,此新美學形式稱為「歇斯底里的昇華」(hysterical sublime)。
4.新科技的發展:新科技的下層結構導出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活動。高科技打破公共、私人空間的區別,造成符號「內爆」(implosion),映象成為表層。文明成為「再生產」(reproduction,或譯複製),而非生產的機器,製造的內容和主題的再呈現(representation),只是再生產過程本身及原有文化內容的「幻影」。影響一種新形式的空間組成。
年代
|
1848
|
1890
|
1950
|
文化風格
|
現實主義
(realism)
|
現代主義
(modernism)
|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
資本主義的轉變
|
市場資本主義
|
壟斷式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
|
晚期資本主義
(多國企業)
|
科技革命
|
蒸汽引擎動力
|
電動馬達、氧化燃燒
|
電子、核能發電
|
世界影響
|
|
透過暴力,以外在客觀方法使世界殖民地化
|
商品化以一種更深刻的滲透,侵入自然和無意識兩個領域
|
主要特徵
|
解決金錢與市場體系消失帶來的矛盾與困境作為基本經驗
|
時間化
往內在的,自我的轉變+世界的轉變(烏托邦式的轉變)
深度(depth)
|
空間化形式(超空間)
平面性(flatness)
缺乏深度的淺薄
歷史感消失
精神分裂症
|
符號運作
|
完整的符號
(指涉+符旨+符徵)
|
符旨+符徵
|
符徵
|
人與世界
|
解符碼化(decoding)
非神聖化、解除魔咒
|
再符碼化( recoding)
個人的,藝術「宗教」
|
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
符徵連鎖的斷裂
|
主體
|
|
孤寂的、異化的主體
熾熱
表達
焦慮
|
精神分裂零散化的主體
冷漠(lack of effect)
表達的消失
幻覺(hallucinogetic)體驗
*恐慌(panic)
|
主要媒介
|
小說
|
攝影、電影
|
電視、電腦
|
藝術表現
|
|
蒙太奇(montage)
parady
|
拼湊(collage)
pastiche
|
哲學思想
|
|
理言中心主義(logocentrism)
|
去中心化
|
整理自陳光興(民76a)、唐小兵(民76)、詹明信(民76)、鍾明德譯(民78)。
*Arthur
Kroker語,見唐維敏譯(民79, p.34)
陳光興(民76a):主體無法趕上後現代的巨變,認知習慣仍停留在現代主義的空間。我們的知性無法正確勾畫人在全球性、失去中心(decentered)的傳播網路中被綑綁的位置。
面對困境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視後現代主義不僅是文化的意識形態與假象,也是歷史事實,暴露了後資本主義的矛盾。認清其中運作邏輯,為社會主義的發展作準備。
文化層面策略:
1.認知的製圖(Cognitive
mapping)。跳脫中產階級美學的制約,以後現代空間觀念為組織重心,讓主體在新狀況中掌握那無法再現的整體結構,使人找到文化運作的軌跡,和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最後衝破此空間,認識自己是一群共同的主體,重新取得對抗此空間的能力。
2.同種治療法(homeo-pathic):運用後現代主義特性來反擊它自己,加速推至極端,導致此空間的毀滅,之後,才有創造新空間的可能。
【William Miller提示了以東方的禪(Zen),作為後現代(死亡的?)主體的安身(或安心?)之道,論點十分精闢。參閱唐維敏譯(民79, p.37-9)】
陳光興(民76a):
1.借用理論時以「表現因果律」背叛這些理論家。
2.堅持後現代主義為多國公司資本主義的文化上層建策,落入二分法、「簡化主義」的經濟決定論陷阱。
陳光興舉Stuart Hall的後馬克思主義「接合理論」及法國後現代主義「網路式分析」為榜樣。
3.以資本主義作為歷史分期,問題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不等於後現代的全部整體
4.只引證本文(註:即文本)的風格,預設「時代精神」可以輕易在文本內找。到,隱含批評者特權的精英主義,忽略大眾這種集合主體的力量。
5.同種治療法(homeo-pathic),放入藝術層次時,有何根據說藝術空間的活動可以帶動整體結構的改變?這種對藝術的期許是現代主義的懷舊。
6.將全世界視為後資本主義社會,其單一性、整體性、全球性觀點,是以美國沙文主義來看世界,製造美國意識形態霸權的假象,否認difference,忽略local specification。
廖炳惠(民83c):
1.如果後現代社會已真的像詹明信所言,擬像化、無深度、無歷史感、精神分裂…等等。認知識途(Cognitive mapping)豈非淪為烏托邦的思索?甚至只是以批判理論的方法去面對後現代,而在行文之中早已指出此法行不通?
2.詹明信對第三世界的本地知識,可能淪為某種帝國主義或馬克思主義的統一思考方式,於是這種內在矛盾和政治無意識值得注意。
空間化形式、平面性、缺乏深層的淺薄、歷史感消失、精神分裂、風格的消失(詹明信)
呈現出無法呈現的(李歐塔)
文學:陳長房(民83)
現代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特徵
|
人物
|
特徵
|
人物
|
*自我回溯(self-reflective)的 特質。
*企圖跳脫傳統小說偏狹「角色」、「情節」觀點。
*陰鬱的世界觀,對科技普遍的懷疑。
*對文化藝術的改革,並非意味著在政治上採取進步改革的觀點。
*轉向內在世界。
*對語言「幾乎無法言明心中意圖」的悲觀。
*自我認同的追尋。
|
J. Joyce
F. Kafka
T. S. Elliot
E. Pound
D.H. Lawrence
V. Woolf
L.
Pirandello
W.B. Yates
|
*自我指涉的性質,遊戲般 的表達。
*反對視藝術為一完整有 機的一體。
*容忍、鼓勵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運用想像力。
*排斥傳統作品中角色和情節的框架。
*反對文本的藝術絕對蘊涵深意的理念。
*相信上下索求「文意」將走向死胡同。
*認為企圖了解世界是一種徒勞的嘗試。
*主觀得唯我獨尊,跡近自瀆。但捨棄現代主義的悲觀語調,有一種歡愉、欣悅的世界觀。
|
S. Beckett
E. Ionesco
T. Pynchon
A.Robbe-Grillet
C. Fuentes
J.L. Borges
W. Burroughs
I. Reed
#Rushdie
Doctorow
Grass
|
打#記號的,是另一位學者Linda
Hutcheon的圈選,見唐維敏譯(民79, p.33)
後現代劇場
鍾明德(民78a)
|
*反敘事結構(anti-narrative)的傾向:拋棄「對人物的模擬」(角色刻畫)和「動作的再現」(情節;佈局),劇場幾乎完全脫離文學戲劇的範疇。
*分裂的「意/象」:
|
Robert
Willson
Heiner
MÜller
#Wooster Groop
|
#唐維敏譯(民79, p.33)
後現代藝術
陸蓉之(民83)、
Kincheloe & McLaren (1994)、萬胥亭(民77)
|
*破碎的視野。
*多元文化主義,地方性格。
*與商業運作的結合。
*大眾、電子媒體,複製的影像的大海中,原像已不可追尋,虛實難分。模倣、抄襲、轉注、假借成為創作的當然手段(pastiche ,
collage)
*懷舊情緒,歷史失序。
*資訊網路,嶄新的溝通經驗。
*影像時代的超級真實(hyper-reality)。
*狂譫囈語(Delirium):精神分裂、偏執狂的語言(連續、邏輯、因果、歷史的喪失)。
*陳腔濫調(cliche):重複、引述、雜燴、諧擬,懷舊。
|
Andy
Warhol
David
Salle
Robert
Raushenberg
Laurie
Anderson
白南準錄影藝術
Brillox的盒子
詹明信的論著;唐維敏譯(民79)
|
電影:齊隆壬(民75,8,26;民83)
|
傳統電影
|
現代主義電影
|
後現代電影
|
特徵
|
*認同的劇場觀-以明星、故事、包裝引導觀眾入戲。
|
*對三○、五○年代傳統電影的反動。重電影材料的革命與實驗。
*「作者論」的提出。個人的創作風格,影音與敘述關係的實驗。
*疏離的劇場觀。
|
*後高達的實驗。從批判、激情、疏離,回到認同劇場觀。
*懷舊影片。冰冷、仿製的懷舊,找不到本源,超真實,平面性。
*引用(quotations):把過去事物重複運用於現在。
*錯誤類推產生的詞形(paralogy):以錯誤的電影文法重組一套「壞典範」技法的自主系統。
*導演與商業體制的結合。
|
代表作品
人物
|
*美國好萊塢電影。
|
法國新浪潮(1950末)
J.-L.
Gogard.
|
J.-J.
Beinex,1981,Diva
.B.
DePalma,1981,BlowUp.
W.
Winders,1984,Paris, Texas. R.Scott,1982, Blade Runner.
Luc
Besson; P.Greenaway
;D.
Lynch.; #Woody Allen
|
#,見唐維敏譯(民79)
舞蹈:陶馥蘭(民83)
|
現代舞
|
後現代舞蹈
|
特徵
|
*故事性。
*統整性。
|
*解構。
*動作精力減少。
*絕對不談故事,非敘述性手法,動作取向-日常生活動作、動作結構變化、即興。
*運用許多舞蹈以外的元素(聲音、多媒體、電影等)。
*擴衍了表演的場地。
|
人物
|
Martha
Graham.
|
Merce
Conningham.
Pina
Bausch.
日本舞踏:大野一雄、土方巽、山海塾。
|
建築:王弄極(民75,8,16)
|
現代主義
|
後現代主義
|
特徵
|
*形式風格:放諸四海的本質形式「國際樣式」。
*思想體系:自然科學實證精神的一元論。進步主義-迎合工業化。決定論-企圖改革社會的「機能主義」。
|
*平庸消費文化中的粗俗、折衷、不嚴肅等俗麗美(Vanturi)。
*復古潮流:誇張、嬉戲地大量襲用古典建築語彙(後現代古典主義)。
*randomism:不規則、零散參差的構件,沒有必然的力學或傳統的比例關係(Gehry)。
*以支解的幾何構件,艷麗的色彩,廢墟式意象,解構現代建築的形式秩序(Koolhaas)。
*義大利Neo-Rationslism:善用完美的幾何原型,作極端自抑的表現。提出都市型態學,欲重建毀壞的都市結構。
|
人物
|
Mies Van der
Rohe (Seagram Buiding,New York)
Walter
Gropius
Le Corbusier
|
建築師 理論家
Robert Vanturi Charles Jenks
Frank Gehry Menfredo Tafuri
Rem Koolhaas Kenneth Frampton
Aldo Rossi
Charles Moore
Michael Graves
|
大眾文化
⊙MTV:MTV是一種既非和符徵(signifier),亦非和符旨(signified)的意義內向爆炸(implosion)(唐維敏譯,民79,p.30)。
⊙hip-hop rap
⊙Modona瑪丹娜
⊙Miami Vice邁阿密風雲
L. H.
Morgan
|
蒙昧時代
烏托邦
|
野蠻時代
(前資本主義)
權力
|
文明時代
權力+商品經濟
|
Alvin Toffler
|
農業革命
第一波(十萬年前)
|
工業革命
第二波
|
後工業化文明
第三波
|
Marshall McLuhan
|
口頭傳播
|
文字出現
|
印刷時代
|
電子時代
|
Deleuz
&
Guattari
|
符碼化
coding
*感性的世界分類
*精靈崇拜的社會
|
超符碼化
overcoding
*嚴格整理分類的符碼系統。
*崇敬神聖的社會
|
解符碼化
decoding
集體藝術
非神聖化
科學時代
|
再符碼化
recoding
個人藝術
新的藝術宗教
|
|
Foucault
|
--文藝復興
|
古典時期
(17、18世紀)
|
現代時期
(19世紀)
*人的消失
|
後現代時期
*歷史的終結
*人和上帝皆宣告死亡。
|
Richard Kearney
|
前現代
中古世紀
|
現代
文藝復興、浪漫、存在等人文主義
|
後現代
parady、bricoleur
|
David
Riesman
|
傳統引導型社會
恥感文化
|
內在引導型
罪感文化
|
他人引導型
焦慮文化
|
Baudrill-ard
|
|
早現代性
early modernity
文藝復興-工業革命
|
現代性
modernity
工業化時期
|
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
二次大戰後迄今
|
Lyotard
|
|
|
現代主義
1910-1945
|
後現代主義
|
詹明信
|
|
寫實主義
市場資本
|
現代主義
壟斷資本
|
後現代主義
多國資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唐小兵譯(民78);唐維敏譯(民79);蔡源煌(民79a);吳迎春譯(民80,p.15);葉明德譯(民67,p.6)
參考書目
王弄極(民75,8,16)後現代情狀-一篇關於當代建築的報導。中國時報,八版,人間副刊。
李世明譯(民82),Habermas, J.著:現代性對後現代性。炎黃藝術。47,18-28。
呂正惠譯(民77),Richard Rorty著:哈伯瑪斯與李歐塔言論後現代。載於聯經編輯部主編:思想。台北,聯經。
沈清松(民75,8,27):大死一番而後生-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背景。中國時報,八版,人間副刊。
沈清松(民77):一個思想偏航的旅程﹝後現代狀況﹞。臺北評論。4,225-230。
吳迎春譯(民80),Alvin Toffler著:大未來。台北,時報。
唐小兵(民76):後現代主義:商品化和文化擴張(訪詹明信教授)。文星。109,63-68。
*唐小兵譯(民78):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詹明信Ferdric Jameson1985年北京大學講座)。台北,合志文化公司。
*唐維敏譯(民79),William Miller原著:後現代與溝通理論。當代,51,26-41。
陶馥蘭(民83):什麼樣的動作才叫做動作﹖--關於後現代舞蹈(楊錦郁記錄整理)。幼獅文藝。488,71-74。
*陳長房(民83):典範的輪替--從現代到後現代。幼獅文藝,488,46-53。
陳泰松譯(民80):詹明信談後現代主義與社會(Goux, Jean-Joseph採訪)。藝術家。190,231-238。
陳光中(民77):試析一個後現代的社會學。自由青年,701,24-27。
*陳光中、廖炳惠、鍾明德(民77):從臺灣看後現代主義 ﹝座談會﹞。中國論壇。302,41-53。
*陳光興(民76a):歷史·理論·政治: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評介。當代,16,76-86。
陳光興(民76b):詹明信與後現代主義。當代,16,87-90。
*陳光興(民78):躲在亮處﹣﹣爬出後現代理論意識形態的沼澤。中國論壇。335,70-78。
陳光興(民80):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65,18-81。
※陳光興 (民81):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研究」之間。臺灣社會研究。12,85-115。
*陳明珠譯 (民79),John Fiske著:物質主義的影像研究。當代,51,85-115。
陳清僑(民80):文化批評論述的再出發。當代。64,28-37。
陳界華譯(民73),Hassan, Ihab著:朝向一個「後現代主義」觀念的建立。中外文學。12 (8),66-84
陸蓉之(民83):破碎的視野-後現代的藝術狀況。幼獅文藝,488,頁75-77。
黃宗慧(民82):瓦解與/或重建:論少數民族族裔批評中的典律之爭。中外文學。22(1),56-71。
葉明德譯(民67),Marshall McLuhan著:傳播工具新論。台北,巨流。
※葉維廉(民78):現代到後現代:傳釋的架構。當代,43,12-29;44,74-88。
溫明麗(民84):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超越現代與後現代。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89-124)。台北,師大書苑。
張恭啟(民80):邁向後現代的宗教觀。當代,62,40-53。
萬胥亭(民77):向「後現代」下戰書:一場學術文化的武林盛會。文星,118,41-53。
詹明信(民76):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星,109,52-62。
*廖炳惠(民82):在臺灣談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述。當代,87,94-107。
*廖炳惠(民83a):後殖民論述。載於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頁13-23)。台北,麥田。
*廖炳惠(民83b):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論述。載於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頁33-52)。台北,麥田。
*廖炳惠(民83c):後現代的馬克思主義者:詹明信。載於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頁73-97)。台北,麥田。
廖炳惠(民84):文化研究與文學教育。中外文學,23 (8),21-28。
齊隆壬(民75,8,26):冰冷擁抱過去的好萊塢。中國時報,八版,人間副刊。
齊隆壬(民83):後現代與電影。幼獅文藝。488,68-70。
蔡源煌(民79a):揭開後現代的序幕。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239-243)。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79b):後現代主義的省思。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305-319)。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79c):什麼是後現代文學。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321-334)。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79d):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335-344)。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79e):後現代的文化問題-訪詹明信教授。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345-360)。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81a):文化研究的演進。載於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頁3-20)。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81b):「文化工業」的概念如何評估?載於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頁55-62)。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81c):後現代的困惑。載於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頁119-128)。台北,雅典。
蕭振邦譯(民79):從後結構主義到後現代性--哈帕瑪斯[Jurgen Habermas]反面觀點(彼得·杜斯撰)。鵝湖月刊。186,11-17。
鍾明德(民78a):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載於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頁1-18)。台北,書林。
鍾明德(民78b):您真的喜歡現代藝術嗎?載於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頁39-64)。台北,書林。
*鍾明德譯(民78):文化的劇變-跟詹明信談後現代主義。載於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頁65-88)。台北,書林。
謝高橋(民77):二十世紀的意義:大變遷。自由青年。77年1月號,10-15。
*謝錦芳譯 (民79),E. Ann Kaplan著:消費影像-美國文化與文化研究中的影像與修辭。當代,51,42-52。
謝樹寬譯(民82),Patrick Brantlinger著:「後-後結構主義」或天真的想望?-文化研究與新歷史主義。中外文學。22(1),56-71。
羅青譯(民82a),Ihab
Hassan著:後現代主義觀念初探。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21-40)。台北,學生書局。
羅青譯(民82b),Lyotard, Jean-Francois原著:後現代狀況。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133-301)。台北,學生書局。
羅青(民82):後現代主義研究綱要。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3-16)。台北,學生書局。
羅青(民82):漁》獵農牧工》業後工》業。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305-310)。台北,學生書局。
羅青(民82):台灣地區後現代狀況。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311-323)。台北,學生書局。
Fiske, John (1994). Audencing: Cultural practice and culture
styudies. I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89-198). Thousand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incheloe, J. & McLaren, P. (1994). Rethinking critical
theor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38-157). Thousand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