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文化研究(摘要整理)

文化研究


背景與定義

        文化研究起源於五○年代的英語研究,原是對英國Levis新批評的大傳統及白人中心閱讀提出質疑。並將文化論述視為社會形成的重要部分。以批判的觀點,研究讀者在文化工業中再生產和消費的角色。再配合解構、後結構、女性主義等發展,以科際整合的方式,對於族群、資訊、影視、音樂、政經、意識形態等生產及消費過程都當作研究對象,重新思考霸權(hegmony)在文本中的表達形式,及抗爭的可能性。是一種對形成中的社會現象以對話、批判的方式來研究、挪用或再生產(廖炳惠,民84p.25)。

文化研究的演進

英國的情形
年代
代表人物及研究問題
理論資源
研究分期
1950
1964


*Richard Hoggart
  .強調價值閱讀(文學中的文化意義)反品質閱讀
  對通俗文學的重視。
  提倡工人階級文化的研究。
*Raymond Williams, 1958, Culture and Society.
文學評論


文化評論
1968




1970





1980
*意識形態研究








*青少年文化研究。
*廣告研究。
*對再現(representation)的質疑
*如何寫文化的種種問題。
*Louis Althusser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主體subuectity
* Henri Lefebvre
 日常性、消費
*早期馬克思1844手稿:異化。
*Antonio Gramsci
 普通常識、霸權(hegmony)
*Michel Foucault
 權力
意識形態批判
1985
1990

*後現代主義文化的社會學研究

後現代社會及社會現象的研究

1964英國伯明罕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整理自蔡源煌(民81a

文化研究的特點

        Fiske (1994)的論點:
        文化:文化是一種意義的社會流通(social circulation)。這種循環經常是混亂的大漩渦,充滿了互相衝突的潮流與漩渦。主流企圖僅可能的保持水流的平穩,但周圍總有洶湧的漩渦,和擾亂或使水流轉向的岩石。
        分析:文化分析不可能釐清這一團漩渦,分析者要選擇分析的位置(site)。閱聽人(audiance)[註:或讀者]和文本(texts)是其中兩種位置,但兩者個別或合起來都是不充分的。
        文化研究面對臨不可避免的弔詭(paradox),即分類與區別是分析過程的必要工具,然而卻扭曲了分析對象,因為文化並不分門別類,而是以生活的整體(a whole way of life)來進行。從連續中取出樣品(specimens)作微觀分析,會因抽繹而扭曲。任何抽繹都會在注重文化過程中某些成分與關係的同時,損害了另一些。而即使分析者小心地將樣品還原到其所來自的有機過程中,這種抽繹與還原將是生產的(productive),而非客觀的實踐(practice)
        分析者和對象間的差異並不使分析變得無效,而是指出了任何(經驗性或理論性)瞭解的不完整性,和學術謙遜的必要:分析的目的並非揭露真象,而是對瞭解(understanding)的過程有所貢獻,並誘發其它的,也許是對立的,貢獻。
        模型:文化分析底下的模型(model)是取自言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並且是系統的(systemic)而非表徵的(representive)。其資料是實徵的(empirical)-由物質經驗而來;而非經驗論的(empiricist)-其中的意義(significance)只能由和另外的本體論(系統、結構原則)層面交集而產生。
        樣品(specimens)不是所有閱聽人的表徵,其意義不在於樣品是否唯一,就好像句子的意義不在於多少人說它。它有意義是因為它是系統的一個實踐,而非因其再製(reproduce)了其它實踐。言談分析研究話語以便瞭解在社會系統中使用話語的時刻,語言系統的潛能如何被激發。話語是語言潛能在歷史社會關係中的實現。所以文化分析研究文化實例,以便同時瞭解結構了生活整體的系統,和其中人們的生活方式。

        系統性的結構與實證論的結構Fiske (1994)
         
系統理論的結構
實證論的結構(如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
  同樣都在尋找結構間的關係。
  比實證論更進一步。
   結構是從實徵資料而來,有條理的模式化,是較大社會實體的一部分。它可能和一更抽象的結構(如價值結構)有關。 
系統理論的結構
實證論的結構(
  生產性的(generative)-系統性的結構產生了實踐(practice),並被實踐所修正。(就像語言的結構一般)系統與實踐結構了彼此,並被彼此所結構,雖然力量並不均等,這是雙向的過程。
  描述性的(descriptive)-實證論的結構有效果(effect),而非實踐。結構間關係的效果是單向的。

文化研究與其它批判理論方法的不同

        根據Fiske (1994),文化研究是(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的一支。它和另外兩種批判理論-政治經濟學、意識形態理論的差異如下:

文化研究與其它類型的批判(馬克思)理論


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意識形態(ideology)理論


 消費是資本主義的再製(reproduction),媒體的功能就在使整個社會生活轉變成巨大的消費場地。
  資本主義將需求商品化,並壓迫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外的人性、社會需求。商品(commodity)排除了非資本主義式的思考、行為、認同方式。
  如同政治經濟學,意識形態論(尤其是阿圖塞的模型)也強調一種超越其它的社會力量。
   資本主義(階級宰制)的意識形態透過制度化到「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內化到人的意識,甚至潛意識(subconsciousness)。這個被殖民的意識稱為主體性(subjectivity)
  阿圖塞引進精神分析促進了女性主義學派的發展。

 

 

 

 
  政治經濟學在分析資本主義的主要策略性力量時很有貢獻。但其限制是分析為巨觀層次(macro level),無法容納社會差異。
  雖然同樣認為文本(texts)為政治性的,但文化研究想瞭解哪一類的文本和其中什麼樣的語義作用是資本主義的特徵,並發展批判性評價文本的方式。亦即,視其為社會政治媒介,而非美學客體。
  在意識形態和精神分析理論,文本是宰制的媒介(agent of domination)
  文化研究企圖在方法學上多層次(multilevel),特別要探索決定社會經驗的結構,和其中人們的生活方式間的接觸面。        文化研究「回歸到葛蘭西」,在此,文本不是商品,也不是宰制意識形態的媒介,而是鬥爭(struggle)的場所,人可以和社會趣向(social interest)有一種競爭的關係。
        文化研究雖然和其它批判理論不同,但共有一個最重要的特徵-批判。所有批判理論的基本假設是,資本主義的不平等必須改變,如果我們能改變,世界會變得更好。
        研究資本主義的三個相關理由:(1)暴露其不平等的機制;(2)鼓動人們去改變它;(3)揭露助長改變的場地和方法。
        不同形式批判理論間的差異只是戰術(tactic)上的不同,批判理論和實證論間才是戰略(stragetic)的不同。

文化研究的相關學術著作

        新歷史主義:參考謝樹寬譯(民82);廖炳惠(民83b)。
        後殖民論述:參考廖炳惠(民82;民83a)。


後現代主義理論(摘要整理)

背景

        後現代主義展現的,不僅是學術理論層次的變遷,更是西方社會、文化及歷史的巨變(陳光興,民76ap.76)。
        後現代主義一詞五○年代使用於文學及藝術批評,七○年代起為建築理論的爭論焦點,八○年代擴及哲學、歷史、社會科學…等個個學科(陳光興,民76ap.86)。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

        陳長房(民83):一、二次大戰後,非寫實、非傳統性質的文學或藝術。二、將現代主義特質發揮到極致的文學藝術作品。三、泛稱一九五○年代後期資本主義社會人類的普遍狀況。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有兩種,一是後現代主義本身(現實),無所謂樂觀悲觀,只能預想最壞情形,找出可行辦法。一是後現代主義者提出的各種「理論」(關於現實的意識形態),必須對這些「理論」說一些公道話(鍾明德譯,民78p.82)。

        Kincheloe & McLaren(1994)後現代主義有兩種:
        一種是嬉戲的(ludic)後現代主義,只專注於轉化壓迫的社會、政治權力制度。認為真實是經由對於符徵(signifier)和差異(differences)的異質性持續的遊戲性運用(playfulness)建構而來的。並且解構西方後設敘述,聲稱意義的自我分裂和不可判定的。代表人物有:LyotardDerridaBaudrillard
        第二種是反抗的(resistence)後現代主義,是前一類的挪用和擴充。加入了物質主義(materialism)成分,為差異的文本理論添上社會歷史的面向。差異被放在歷史、社會的衝突中來檢視。不確定性和偶然性沒有被放棄,而是理解為有關階級鬥爭,不平等權力關係的制度化,和不同團體間對於歷史書寫的競爭。

        陳光興(81):後現代主義有兩種,一種是主流的後現代主義,包括詹明信、哈伯瑪斯、李歐塔、Andereas HuyssenRichard Rorty,企圖將後現代主義壓縮進一個統籌性的命題,是一種不可能,自殺式的錯誤。另一種批判性的後現代主義者,傅柯(Michel Foucault)DeleuzGuattariJean Baudrillard等,企圖整合歷史、理論、文化、政治各層次間的互動,並特別強調後現代策略性場域中,大眾-媒體的戰略性位置。

John Rajchman:是後殖民世界的理論,在這種新世界中,貨物產銷不再有世界中心,殖民色彩濃厚的全人類文化模型已經失勢(鍾明德,民78b)。

Irvin Howe:是大眾文化的現象,病於不屑處理思想問題。(蔡源煌,民79a

Harry Levin:帶有反智論的色彩。(蔡源煌,民79a

*以下整理自陳光中、廖炳惠、鍾明德(民77);唐小兵(民76);陳光興(民78、民80);蔡源煌(民79a);鍾明德譯(民78)。
⊙詹明信: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和文化主流(dominant)
              是美國在世界範圍內軍事、經濟佔主導地位的新潮表現。

⊙哈伯瑪斯:是現代主義的延續,卻反理性,是新保守主義,有礙現代性(modernity)未完成的大業。

⊙李歐塔:後設敘事(metanarrative)的逐漸破滅。
         一種超前衛主義(transavantgardism),鼓勵文藝的不斷實驗,以達真正的形式開放。

Andereas Huyssen:上下層文化之間邊際的模糊與泯滅。

Jean Baudrillard:大眾與媒體之間的空間距離消失,或產生內爆 (implosion),終至互相滲透,無法切割。影像就是意義。

Kroker & Cook:消費「藝術」,又覺得它是每天等待清理的垃圾。一個垃圾的社會。

後現代主義的種種

哲學背景-沈清松(民75,8,27):
        一、對現代性(modernity)的批判:批判理論對工具理性的批判;哈伯瑪斯論先進資本主義的危機。
        二、否定性的強調:從對現存社會(宰制)的否定,走向對藝術本身之否定(Barthes寫作的零度;Derrida解構)。從否定到超脫,打破一切,重尋創作起點。
        三、對合法性的質疑:對啟蒙以降知識體系本身合法性的質疑(FoucaultL知識與權力的剖析;Lyotard對後設敘述的不信任)

思想主張-蔡源煌(民81c):
        一、反統合:著眼於事物的區隔和差異,而非統合。(Derrida解構以「神-理性」為中心的logocentrism)
        二、反目的論:反對工具主義,和語言符號有「超越的指涉」。代之以遊戲的文學觀(作者、讀者的「爽」)並拆穿「作者」的神話(文章彼此互涉intertextuality)。
        三、反烏托邦:對共同意義的懷疑。

中心構成原則-Ihab Hassan(羅青譯,民82a):
        1.不確定性(indeterminences):模稜、斷裂、曲解、變形、去中心……一股推向解構的浩大衝力,影響了政治體、認識體、情慾體和個體的精神狀況,及西方的整個discourse領域。
        2.普遍內存性(immanences):心智通過各種象徵物,把自身通則化,與大自然合而為一,把外物抽象化,使之成為心智活動的場地範圍。


後現代諸面向-William Miller(唐維敏譯,民79):
⊙後現代性是批判/文化理論與後結構主義的後裔。
⊙後現代性是反人文主義的。指陳意義的作者已宣告死亡,取而代之的是追蹤意義的相互指涉性(intertextuality)
⊙後現代主義質疑所有二元對立的分類方式。論述方式多是both,而非either/or;用簡易的differences代換the Other。其差異性是include,而非exclude。對不同聲音、文化,尤其邊緣事物採開放立場。
⊙影像和現實兩者已不可分,想像(the imaginary)比現實(the real)更具說服力。
⊙宏觀敘事體(master narrative)已徹底解體。每個發言位置都不具特別優勢,確定性。以局部觀察、小背景脈絡、多重敘事體等方式,來取代整體性(totalizing)
⊙意符(signifier)大量超越意指(signified)的空間。
⊙後現代accommodatecritique大眾媒體文化的方式是弔詭、矛盾和雙重製碼的(double-coded)
⊙後現代的對現代主義的一種反應(reaction)和斷絕(repudation)
⊙後現代也是一種風格:parody, pastiche, irony, collage

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是美國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及批評家之一。他將後現代觀念從美學風格提升到文化、經濟、政治、理論層次的討論,更將研究主題落實在「歷史」之中。詹明信博雜的後現代理論,以馬克思主義的統一性水平,吸收、挪用眾多的形構、結構、後結構主義,以闡明敘事體中蘊含的「政治潛意識」。擴充馬克思主義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基礎(base)\的成分,並提出上下互動的說法。(陳光興,民76a;廖炳惠,民83c

後現代主義的特質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民78
        後現代主義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富有多國資本主義的全球性和國際性。
        文化及精神領域的商品化。文化工業。形象的文化、美學的民粹主義、擁抱「低級」文化趣味。

        ()詹明信,1983,<後現代主義與消費社會>(見陳光興,民76a):
        不同文化活動表現的共通性:1.對現代主義的反動,2.消除原有的界限和分別。
        後現代時間、空間經驗上的內涵:
        1.混成(pastiche):主體的死亡(death of subject),風格文體開發殆盡,pastiche取代paradoy,一種失去幽默的諷刺,帶來了對過去世界的,無法返回的鄉愁(nostalgia),人失去面對時間、歷史的能力。
        2.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在referent(指涉)、signifier(符旨)、signified(符徵)間的完全分離(Lacan的說法),人失去了分辨時間、歷史的能力,只能永遠生活在現在。失去了駕馭語言的能力,只有一連串不連續、無條理的符徵。

        ()詹明信,1984,<後現代主義,或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四個特性(見陳光興,民76a;唐小兵,民76):
        1.一種新的「無深層感」(depthlessness):後現代理論除了詮釋學的內/外模式,還普遍拋棄(或理論上的攻擊)了四種深層模式(depth model)。馬克思辯證法的現象/本質模式;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表面/潛在模式(或關於壓抑(repression)的模式);存在主義關於真實/非真實;異化/非異化的模式;結構主義符徵/符旨的模式。
        取代的是表面(surface)或多重表面的模式。
        後現代是一種映象(image)或幻影(simulacrum)的文化,符徵單獨成為真實的決定因素。(大眾媒體、電視文化)。
        2.歷史感的淡薄:pasticheschizophrenia。風格取代「真正」歷史的趨勢,空間邏輯取代了時間邏輯。
        (在這種後現代的超空間(hyperspace)中,人失去定位自己和辨認外界的能力。這可以追溯到全球性跨國文化之出現-特徵為失去中心和無法定位自己。見鍾明德譯,民78p.73。)
        3.新興的情緒結構:schizophrenia式的強度(intensities),取代了過去異化和焦慮(anxiety)的情緒。分割的身體享受肢體撞擊的性感,此新美學形式稱為「歇斯底里的昇華」(hysterical sublime)
        4.新科技的發展:新科技的下層結構導出後現代主義的文化活動。高科技打破公共、私人空間的區別,造成符號「內爆」(implosion),映象成為表層。文明成為「再生產」(reproduction,或譯複製),而非生產的機器,製造的內容和主題的再呈現(representation),只是再生產過程本身及原有文化內容的「幻影」。影響一種新形式的空間組成。

     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分期(以歐美社會為基準)

年代
1848
1890
1950
文化風格
現實主義
(realism)
現代主義
(modernism)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
資本主義的轉變
市場資本主義
壟斷式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
晚期資本主義
(多國企業)
科技革命
蒸汽引擎動力
電動馬達、氧化燃燒
電子、核能發電
世界影響

透過暴力,以外在客觀方法使世界殖民地化
商品化以一種更深刻的滲透,侵入自然和無意識兩個領域
主要特徵
解決金錢與市場體系消失帶來的矛盾與困境作為基本經驗
時間化
往內在的,自我的轉變+世界的轉變(烏托邦式的轉變)
深度(depth)
 空間化形式(超空間)
平面性(flatness)
缺乏深度的淺薄
歷史感消失
精神分裂症
符號運作
完整的符號
(指涉+符旨+符徵)
符旨+符徵
符徵
人與世界

解符碼化(decoding)
非神聖化、解除魔咒
再符碼化( recoding)
個人的,藝術「宗教」
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
符徵連鎖的斷裂
主體


孤寂的、異化的主體
熾熱
表達
焦慮
精神分裂零散化的主體
冷漠(lack of effect)
表達的消失
幻覺(hallucinogetic)體驗
*恐慌(panic)
主要媒介
小說
攝影、電影
電視、電腦
藝術表現

蒙太奇(montage)
parady
拼湊(collage)
pastiche
哲學思想

理言中心主義(logocentrism)
去中心化
整理自陳光興(民76a)、唐小兵(民76)、詹明信(民76)、鍾明德譯(民78)。
*Arthur Kroker語,見唐維敏譯(民79, p.34

人的處境和對抗策略

        陳光興(民76a):主體無法趕上後現代的巨變,認知習慣仍停留在現代主義的空間。我們的知性無法正確勾畫人在全球性、失去中心(decentered)的傳播網路中被綑綁的位置。
        面對困境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視後現代主義不僅是文化的意識形態與假象,也是歷史事實,暴露了後資本主義的矛盾。認清其中運作邏輯,為社會主義的發展作準備。
        文化層面策略:
        1.認知的製圖(Cognitive mapping)。跳脫中產階級美學的制約,以後現代空間觀念為組織重心,讓主體在新狀況中掌握那無法再現的整體結構,使人找到文化運作的軌跡,和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最後衝破此空間,認識自己是一群共同的主體,重新取得對抗此空間的能力。
        2.同種治療法(homeo-pathic):運用後現代主義特性來反擊它自己,加速推至極端,導致此空間的毀滅,之後,才有創造新空間的可能。

        William Miller提示了以東方的禪(Zen),作為後現代(死亡的?)主體的安身(或安心?)之道,論點十分精闢。參閱唐維敏譯(民79, p.37-9)】


對詹明信的批評

陳光興(民76a):
        1.借用理論時以「表現因果律」背叛這些理論家。
        2.堅持後現代主義為多國公司資本主義的文化上層建策,落入二分法、「簡化主義」的經濟決定論陷阱。
        陳光興舉Stuart Hall的後馬克思主義「接合理論」及法國後現代主義「網路式分析」為榜樣。
        3.以資本主義作為歷史分期,問題是經濟結構、生產方式不等於後現代的全部整體
        4.只引證本文(註:即文本)的風格,預設「時代精神」可以輕易在文本內找。到,隱含批評者特權的精英主義,忽略大眾這種集合主體的力量。
        5.同種治療法(homeo-pathic),放入藝術層次時,有何根據說藝術空間的活動可以帶動整體結構的改變?這種對藝術的期許是現代主義的懷舊。
        6.將全世界視為後資本主義社會,其單一性、整體性、全球性觀點,是以美國沙文主義來看世界,製造美國意識形態霸權的假象,否認difference,忽略local specification

廖炳惠(民83c):
        1.如果後現代社會已真的像詹明信所言,擬像化、無深度、無歷史感、精神分裂…等等。認知識途(Cognitive mapping)豈非淪為烏托邦的思索?甚至只是以批判理論的方法去面對後現代,而在行文之中早已指出此法行不通?
        2.詹明信對第三世界的本地知識,可能淪為某種帝國主義或馬克思主義的統一思考方式,於是這種內在矛盾和政治無意識值得注意。

後現代藝術的特徵


       空間化形式、平面性、缺乏深層的淺薄、歷史感消失、精神分裂、風格的消失(詹明信)
       呈現出無法呈現的(李歐塔)

文學陳長房(民83
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
特徵
人物
特徵
人物
*自我回溯(self-reflective)  特質。
*企圖跳脫傳統小說偏狹「角色」、「情節」觀點。
*陰鬱的世界觀,對科技普遍的懷疑。
*對文化藝術的改革,並非意味著在政治上採取進步改革的觀點。
*轉向內在世界。
*對語言「幾乎無法言明心中意圖」的悲觀。
*自我認同的追尋。
J. Joyce
F. Kafka
T. S. Elliot
E. Pound
D.H. Lawrence
V. Woolf
L.
Pirandello
W.B. Yates




*自我指涉的性質,遊戲般  的表達。
*反對視藝術為一完整有 機的一體。
*容忍、鼓勵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運用想像力。
*排斥傳統作品中角色和情節的框架。
*反對文本的藝術絕對蘊涵深意的理念。
*相信上下索求「文意」將走向死胡同。
*認為企圖了解世界是一種徒勞的嘗試。
*主觀得唯我獨尊,跡近自瀆。但捨棄現代主義的悲觀語調,有一種歡愉、欣悅的世界觀。
S. Beckett
E. Ionesco
T. Pynchon
A.Robbe-Grillet
C. Fuentes
J.L. Borges
W. Burroughs
I. Reed






#Rushdie
 Doctorow
 Grass
   #記號的,是另一位學者Linda Hutcheon的圈選,見唐維敏譯(民79, p.33




後現代劇場

鍾明德(民78a
*反敘事結構(anti-narrative)的傾向:拋棄「對人物的模擬」(角色刻畫)和「動作的再現」(情節;佈局),劇場幾乎完全脫離文學戲劇的範疇。
*分裂的「意/象」:
Robert Willson
Heiner MÜller
#Wooster Groop
#唐維敏譯(民79, p.33





後現代藝術







陸蓉之(民83)、
Kincheloe & McLaren (1994)萬胥亭(民77
*破碎的視野。
*多元文化主義,地方性格。
*與商業運作的結合。
*大眾、電子媒體,複製的影像的大海中,原像已不可追尋,虛實難分。模倣、抄襲、轉注、假借成為創作的當然手段(pastiche ,
collage)
*懷舊情緒,歷史失序。
*資訊網路,嶄新的溝通經驗。
*影像時代的超級真實(hyper-reality)
*狂譫囈語(Delirium):精神分裂、偏執狂的語言(連續、邏輯、因果、歷史的喪失)。
*陳腔濫調(cliche):重複、引述、雜燴、諧擬,懷舊。
Andy Warhol
David Salle
Robert Raushenberg
Laurie Anderson
白南準錄影藝術
Brillox的盒子




詹明信的論著;唐維敏譯(民79




電影:齊隆壬(民75,8,26;民83

傳統電影
現代主義電影
後現代電影
特徵
*認同的劇場觀-以明星、故事、包裝引導觀眾入戲。
*對三○、五○年代傳統電影的反動。重電影材料的革命與實驗。
*「作者論」的提出。個人的創作風格,影音與敘述關係的實驗。
*疏離的劇場觀。
*後高達的實驗。從批判、激情、疏離,回到認同劇場觀。
*懷舊影片。冰冷、仿製的懷舊,找不到本源,超真實,平面性。
*引用(quotations):把過去事物重複運用於現在。
*錯誤類推產生的詞形(paralogy):以錯誤的電影文法重組一套「壞典範」技法的自主系統。
*導演與商業體制的結合。
代表作品
人物
*美國好萊塢電影。

法國新浪潮(1950末)
J.-L. Gogard.

J.-J. Beinex,1981,Diva
.B. DePalma,1981,BlowUp.
W. Winders,1984,Paris, Texas. R.Scott,1982, Blade Runner.
Luc Besson; P.Greenaway
;D. Lynch.; #Woody Allen
                                                  #,見唐維敏譯(民79

舞蹈:陶馥蘭(民83

現代舞
後現代舞蹈
特徵
*故事性。
*統整性。
*解構。
*動作精力減少。
*絕對不談故事,非敘述性手法,動作取向-日常生活動作、動作結構變化、即興。
*運用許多舞蹈以外的元素(聲音、多媒體、電影等)。
*擴衍了表演的場地。
人物
Martha Graham.

Merce Conningham.
Pina Bausch.
日本舞踏:大野一雄、土方巽、山海塾。




建築:王弄極(民75,8,16

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
特徵
*形式風格:放諸四海的本質形式「國際樣式」。
*思想體系:自然科學實證精神的一元論。進步主義-迎合工業化。決定論-企圖改革社會的「機能主義」。
*平庸消費文化中的粗俗、折衷、不嚴肅等俗麗美(Vanturi)
*復古潮流:誇張、嬉戲地大量襲用古典建築語彙(後現代古典主義)。
*randomism:不規則、零散參差的構件,沒有必然的力學或傳統的比例關係(Gehry)
*以支解的幾何構件,艷麗的色彩,廢墟式意象,解構現代建築的形式秩序(Koolhaas)
*義大利Neo-Rationslism:善用完美的幾何原型,作極端自抑的表現。提出都市型態學,欲重建毀壞的都市結構。
人物
Mies Van der Rohe (Seagram Buiding,New York)
Walter Gropius
Le Corbusier
建築師             理論家
Robert Vanturi       Charles Jenks
Frank Gehry         Menfredo Tafuri
Rem Koolhaas        Kenneth Frampton
Aldo Rossi
Charles Moore
Michael Graves




大眾文化
MTVMTV是一種既非和符徵(signifier),亦非和符旨(signified)的意義內向爆炸(implosion)(唐維敏譯,民79p.30)。
hip-hop rap
Modona瑪丹娜
Miami Vice邁阿密風雲


另一些歷史分期的說法

L. H.
Morgan
蒙昧時代

烏托邦
野蠻時代
(前資本主義)
權力
文明時代

權力+商品經濟
Alvin Toffler
農業革命
第一波(十萬年前)
工業革命
第二波
後工業化文明
第三波
Marshall McLuhan
口頭傳播
文字出現
印刷時代
電子時代
Deleuz &
Guattari
符碼化
coding

*感性的世界分類
*精靈崇拜的社會
超符碼化
overcoding

*嚴格整理分類的符碼系統。
*崇敬神聖的社會
解符碼化
decoding

集體藝術
非神聖化
科學時代
再符碼化
recoding

個人藝術
新的藝術宗教

Foucault
--文藝復興
古典時期
1718世紀)
現代時期
19世紀)
*人的消失
後現代時期

*歷史的終結
*人和上帝皆宣告死亡。
Richard Kearney
前現代
中古世紀
現代
文藝復興、浪漫、存在等人文主義
後現代
paradybricoleur
David
Riesman
傳統引導型社會
恥感文化
內在引導型
罪感文化
他人引導型
焦慮文化
Baudrill-ard

早現代性
early modernity

文藝復興-工業革命
現代性
modernity

工業化時期
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

二次大戰後迄今
Lyotard


現代主義
1910-1945

後現代主義
詹明信

寫實主義
市場資本
現代主義
壟斷資本
後現代主義
多國資本
唐小兵譯(民78);唐維敏譯(民79);蔡源煌(民79a);吳迎春譯(民80p.15);葉明德譯(民67p.6



參考書目

 王弄極(民75,8,16)後現代情狀-一篇關於當代建築的報導。中國時報,八版,人間副刊。
 李世明譯(民82),Habermas, J.著:現代性對後現代性。炎黃藝術。4718-28
 呂正惠譯(民77),Richard Rorty著:哈伯瑪斯與李歐塔言論後現代。載於聯經編輯部主編:思想。台北,聯經。
 沈清松(民75,8,27):大死一番而後生-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背景。中國時報,八版,人間副刊。
 沈清松(民77):一個思想偏航的旅程﹝後現代狀況﹞。臺北評論。4225-230
 吳迎春譯(民80),Alvin Toffler著:大未來。台北,時報。
 唐小兵(民76):後現代主義:商品化和文化擴張(訪詹明信教授)。文星。10963-68
*唐小兵譯(民78):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詹明信Ferdric Jameson1985年北京大學講座)。台北,合志文化公司。
*唐維敏譯(民79),William Miller原著:後現代與溝通理論。當代,5126-41
 陶馥蘭(民83):什麼樣的動作才叫做動作﹖--關於後現代舞蹈(楊錦郁記錄整理)。幼獅文藝。48871-74
*陳長房(民83):典範的輪替--從現代到後現代。幼獅文藝,48846-53
 陳泰松譯(民80):詹明信談後現代主義與社會(Goux, Jean-Joseph採訪)。藝術家。190231-238
 陳光中(民77):試析一個後現代的社會學。自由青年,70124-27
*陳光中、廖炳惠、鍾明德(民77):從臺灣看後現代主義 ﹝座談會﹞。中國論壇。30241-53
*陳光興(民76a):歷史·理論·政治: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評介。當代,1676-86
 陳光興(民76b):詹明信與後現代主義。當代,1687-90
*陳光興(民78):躲在亮處﹣﹣爬出後現代理論意識形態的沼澤。中國論壇。33570-78
 陳光興(民80):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媒體)社會學。當代。6518-81
※陳光興 (81):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研究」之間。臺灣社會研究。1285-115
*陳明珠譯 (79),John Fiske著:物質主義的影像研究。當代,5185-115
 陳清僑(民80):文化批評論述的再出發。當代。6428-37
 陳界華譯(民73),Hassan, Ihab著:朝向一個「後現代主義」觀念的建立。中外文學。12 8),66-84
 陸蓉之(民83):破碎的視野-後現代的藝術狀況。幼獅文藝,488,頁75-77
 黃宗慧(民82):瓦解與/或重建:論少數民族族裔批評中的典律之爭。中外文學。22(1)56-71
 葉明德譯(民67),Marshall McLuhan著:傳播工具新論。台北,巨流。
※葉維廉(民78):現代到後現代:傳釋的架構。當代,4312-294474-88
 溫明麗(民84):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超越現代與後現代。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89-124)。台北,師大書苑。
 張恭啟(民80):邁向後現代的宗教觀。當代,6240-53
 萬胥亭(民77):向「後現代」下戰書:一場學術文化的武林盛會。文星,11841-53
 詹明信(民76):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文星,10952-62
*廖炳惠(民82):在臺灣談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述。當代,8794-107
*廖炳惠(民83a):後殖民論述。載於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頁13-23)。台北,麥田。
*廖炳惠(民83b):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論述。載於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頁33-52)。台北,麥田。
*廖炳惠(民83c):後現代的馬克思主義者:詹明信。載於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頁73-97)。台北,麥田。
廖炳惠(民84):文化研究與文學教育。中外文學,23 (8)21-28
 齊隆壬(民75,8,26):冰冷擁抱過去的好萊塢。中國時報,八版,人間副刊。
 齊隆壬(民83):後現代與電影。幼獅文藝。48868-70
 蔡源煌(民79a):揭開後現代的序幕。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239-243)。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79b):後現代主義的省思。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305-319)。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79c):什麼是後現代文學。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321-334)。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79d):詹明信的後現代理論。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335-344)。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79e):後現代的文化問題-訪詹明信教授。載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頁345-360)。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81a):文化研究的演進。載於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頁3-20)。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81b):「文化工業」的概念如何評估?載於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頁55-62)。台北,雅典。
 蔡源煌(民81c):後現代的困惑。載於蔡源煌: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頁119-128)。台北,雅典。
 蕭振邦譯(民79):從後結構主義到後現代性--哈帕瑪斯[Jurgen Habermas]反面觀點(彼得·杜斯撰)。鵝湖月刊。18611-17
 鍾明德(民78a):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載於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頁1-18)。台北,書林。
 鍾明德(民78b):您真的喜歡現代藝術嗎?載於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頁39-64)。台北,書林。
*鍾明德譯(民78):文化的劇變-跟詹明信談後現代主義。載於鍾明德: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頁65-88)。台北,書林。
 謝高橋(民77):二十世紀的意義:大變遷。自由青年。771月號10-15
*謝錦芳譯 (79),E. Ann Kaplan著:消費影像-美國文化與文化研究中的影像與修辭。當代,5142-52
 謝樹寬譯(民82),Patrick Brantlinger著:「後-後結構主義」或天真的想望?-文化研究與新歷史主義。中外文學。22(1)56-71
 羅青譯(民82a),Ihab Hassan著:後現代主義觀念初探。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21-40)。台北,學生書局。
 羅青譯(民82b),Lyotard, Jean-Francois原著:後現代狀況。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133-301)。台北,學生書局。
 羅青(民82):後現代主義研究綱要。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3-16)。台北,學生書局。
 羅青(民82):漁》獵農牧工》業後工》業。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305-310)。台北,學生書局。
 羅青(民82):台灣地區後現代狀況。載於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二版,頁311-323)。台北,學生書局。

Fiske, John (1994). Audencing: Cultural practice and culture styudies. I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89-198). Thousand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incheloe, J. & McLaren, P. (1994). Rethinking critical theor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38-157). Thousand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